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五

清代刘鹗

已闻祇候升州判,巡徼俄闻亦佐州。英德只今为外府,官民多怨更多愁。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35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府

两汉曹植

口厌常珍鹿曤。
愿□百品异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唐代白居易

寒月沈沈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游圭峰宗密禅师精庐(一作哭卢处士)

唐代温庭筠

百尺青崖三尺坟,微言已绝杳难闻。戴颙今日称居士,
支遁他年识领军。暂对杉松如结社,偶同麋鹿自成群。
故山弟子空回首,葱岭唯应见宋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黄草

唐代杜甫

黄草峡西船不归,赤甲山下行人稀。秦中驿使无消息,
蜀道兵戈有是非。万里秋风吹锦水,谁家别泪湿罗衣。
莫愁剑阁终堪据,闻道松州已被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云岩

宋代程元岳

直上云严绝顶峰,始知尘世有仙踪。
悬崖藓润经年雨,满地花飘昨夜风。
日月往来苍翠杪,烟霞舒卷画图中。
琼台礼罢笙箫歇,万壑松声自羽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沈云鸿大父从梁化相徙理珠官以佳集走重币索序赋此奉怀并抒證响

明代张萱

天涯海角走双鱼,鳄渚棠阴忆曳裾。句癖常飞三寸管,吟成曾断几茎须。

千秋授简惭玄晏,一日论文有应璩。不用明珠还合浦,君今行笥满璠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青山坊君锡馆置甚款时方兴圩

宋代李之仪

命驾追彭泽,开怀得士龙。残寒偏恼客,小雨未妨农。

已幸同归辙,何劳更赁舂。川原如故里,疑是旧栽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丙辰岁不尽五日吴松作

宋代姜夔

雁怯重云不肯啼,画船愁过石塘西。打头风浪恶禁持。
春浦渐生迎棹绿,小梅应长亚门枝,一年灯火要人归。
写景 抒情 思乡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