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
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
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
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嶙峋海上青芙蓉,白云翠霭浮空濛。野桥断岸问津处,松根潇洒苍苔封。
郊原霏露湿芳草,烨烨紫芝春未老。洲中结屋岁月长,江边放棹风光好。
个中自是神仙宅,岂比蓬莱杳无迹。云汉低垂缥缈连,银河倒挂三千尺。
长江滔滔飞弱流,携琴几度来追游。昔年曾作溪山侣,跨鹤飞上青云头。
大梁本任侠,壁立逾千寻。一遇昌谷生,握手为断金。
申台振高步,十载囊瑶琴。中途遘君采,邈焉奏遐音。
声谐响必赴,异代犹沈吟。矧兹百里壤,而不怀同心。
缅余起末学,努力搴词林。遐思太古上,时俗非所钦。
栖栖卧一壑,委怀甘陆沈。李生一何戆,物色来兰阴。
双溪入驰溯,三洞回登临。清言吐肝肺,古色流衣襟。
吾宁负奇癖,尔亦饶书淫。扬亭共寂寞,原巷偕萧森。
子迹尚霄汉,余踪久蹄涔。他时树大业,盟言倘在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