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美人对镜图

明代高启

晓院鹿卢鸣露井,玉人梦断梨云冷。
起开妆閤笑窥奁,月里分明见娥影。
白对犹怜况主家,春风一面恼肠花。
何由铸入青铜内,不遣秋霜换娥翠。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松轩,为潘世谷追题其祖忠烈公卷

宋代郑元祐

昔在世皇日,潘侯如贞松。耸身青云表,流润翠百重。

迎寒保金石,遇雨翔虬龙。枅栱夙所具,匠氏仍相逢。

一洒鼎湖泪,难进泰山封。仁者滋有后,孙枝挺玄冬。

愿继岁寒节,雨露日以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癸酉岁暮寿春道中五首 其一

宋代刘弇

有城有城半芜没,倔强当年开狡窟。青缰白马成底事,魏得其狗空凌突。

清淮不洗饕利魄,石马崔嵬化英物。据鞍浩叹为踟蹰,但有悲风起蓬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起

宋代薛季宣

蒸郁断梅天,薰风故微细。梦春惊已度,避暑如何计。

树老山一色,蛙喧草无艺。病兴意愕然,到眼多芜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习礼检讨家观菊不遇留三绝句 其一

明代杨士奇

花开只在屋西头,常待看花散旅愁。人事已閒天意好,无边晴景属清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盆荷次韵李宫允二首 其一

明代潘希曾

坐困炎蒸百事慵,对花犹觉野情浓。亭亭不尽淩波意,淡淡初回晕酒容。

眼底西湖非幻景,尊前泰华有奇峰。绿漪清浅香风细,爱护仍愁急雨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李嵩四迷图

明代袁华

四迷粉图谁手写,乃是钱唐之李嵩。嵩当三朝应奉日,点染人物犹精工。

建炎己后和议定,岁聘杂沓金源东。自兹民不识戈甲,江南花柳春融融。

宽衫大帽脩眉翁,低头高揖身鞠躬。柳娘缓带竟莫顾,姓名却倩长须通。

阿鬟双手向前起,倾身送酒如当熊。就中老奴增意气,鲸吸不觉金尊空。

平康巷中月皎皎,温柔乡里花丛丛。宝钗斜欹粉胸露,如此良宵偏恼公。

蜀丝锦障仙凡隔,微见凌波罗袜弓。更呼博塞相娱乐,靓妆夹座分青红。

玉盆骰子呼五白,百万一掷逡巡中。锦裾绣袂金条脱,瑶环瑜珥珠玲珑。

枭卢不成战屡北,袒跣抱膝心忡忡。两生格斗气势雄,手挟长剑星流虹。

白日衡行都市里,粗豪不数汉秦宫。翠钿委地花狼藉,哀情己多乐未终。

古人图史置左右,善者可法恶可攻。耽淫斗博古所戒,意匠彷佛箴规同。

小窗展卷增感慨,萧萧暮雨鸣疏桐。君不见周家帝业八百载,太任遗泽何庞洪。

又不见孟光齐眉躬井臼,钗荆裙布归梁鸿。呜呼圣贤不复作,幸有遗迹传无穷。

要知稼穑慎厥本,嵩兮嵩兮何不图陈无逸兼豳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张支百研江话诗随笔

清代李重华

李杜横驰翰墨场,如椽韩笔颇相当。数篇《琴操》尤高躅,束晰何因便《补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鸣社名流莅江欢迎词即用陶社成立词韵

清代祝廷华

丙寅之岁清和月,芳泥印遍宾鸿迹。芙蓉江上萃群英,薜荔园中占丽泽。

萧萧风雨故人来,联床夜话濂溪宅。暨阳觞咏续淞阳,陶社高张鸣社额。

会稽山上钟瑰奇,汝南名阀推诗伯。循声远绍古龚黄,豪气压倒今元白。

主盟坛坫任折冲,酩酊常至酡颜赤。桃花春涨江鲥肥,呼朋共展乘风翮。

或则曾登李杜坛,或则屡夺苏辛席。云霄丹凤绚文采,湖海元龙壮魄力。

秣陵奇气接吴山,名流大著珍刊刻。乾坤灵秀泄双管,周秦汉魏争风格。

不才槁卧荒江滨,垂纶敢望珊瑚获。不图夜尽鴂旦鸣,朝暾遍照登瀛客。

鸿博都储旷世才,衙官屈宋等什百。三径松菊幸不孤,唱酬尽把閒愁释。

杜康有酒醉刘伶,昔贤常此乐晨夕。黄山之石耸百寻,长江之水深千尺。

山高水长日景行,欢迎应是吾侪责。漫题长句志良因,执鞭忻慕甘为役。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