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王宪长入海幢原韵 其一

明代释今无

弄云过野寺,遣兴放轻舟。坐此林间影,全窥水上沤。

身疑苏玉局,字即晋风流。万古龙蛇势,时时舞石头。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12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陪浑侍中上巳日泛渭河

唐代卢纶

青舸锦帆开,浮天接上台。晚莺和玉笛,春浪动金罍。
舟楫方朝海,鲸鲵自曝腮。应怜似萍者,空逐榜人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宴建宁知府赵尚书乐语

宋代高斯得

本意苕溪老钓蓬,乘轺来访玉仙翁。
并游元自从迂叟,将漕何妨拜潞公。
宿世神交双剑合,平生心事一樽同。
乾坤整顿须公等,夜掣铃絛紫禁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朱乔年送山老住三峰二首 其二

宋代刘子翚

平生耳里三峰寺,况识峰头新主人。借我一筇扶病去,月林松吹度纶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阮郎归 其二

宋代毛滂

雨馀烟草弄春柔。芳郊翠欲流。暖风时转柳花球。

晴光烂不收。

红尽处,绿新稠。秾华只暂留。却应留下等闲愁。令人双鬓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立秋前作

明代许继

雨止暑夕凉,长河有秋意。振衣风入谷,顾影月满地。

于喁天籁虚,凝静池光媚。清景晤深怀,幽感已随至。

平生山泽谋,终岁不一遂。徒成守兔株,安用屠龙技。

乾坤一身渺,日月百年驶。长怜故山云,夜夜劳梦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调望江南(赋所见)

宋代刘辰翁

长欲语,欲语又蹉跎。已是厌听夷甫颂,不堪重省越人歌。孤负水云多。
羞拂拂,懊恼自摩挲。残烛不教人径去,断云时有泪相和。恨恨欲如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小重山·雨过风来午暑清

宋代米友仁

雨过风来午暑清。榴花红照眼,向人明。一枝低映宝钗横。菖蒲酒,玉碗十分斟。引满听新声。小轩帘半卷,远山青。几人闲处见闲情。醒还醉,为趣妙难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许颂慈先生绝句二十首 其四

清代祝廷华

江上刊诗钞,公亦日于役。同雠鱼豕讹,箨扫无遗迹。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