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 529篇诗文
绵上山何高,千盘临绛水。有蛇伏其中,依依母与子。
岂无从龙功,贪天窃所耻。悬书在宫门,山中呼不起。
烈火被林皋,象焚良以齿。生岂薄君恩,所愿从母死。
峨峨山上祠,郁郁松与梓。至今寒食时,行人伤遗垒。
漫寻尔雅。见介士横行,郭索盈野。最爱绀甲青匡,金膏雪炙。
吴江公子肠应断,甚西风、酒旗潇洒。相逢何处,沙汀渔火,村庄茅舍。
记卓女、长卿初嫁。为彭越低眉,停箸不下。我亦蝤蛑,暗想妆台愁把。
香橙手劈吴盐细,欲持螯、谁传杯斝。霜华满地,黄花已老,玉人去也。
(1484—1520)明人,自称关中(今陕西)人,字太初,自号太白山人。风仪秀朗,踪迹奇诘,乌巾白帢,铁笛鹤瓢,遍游名胜,足迹半天下。善为诗,正德间僦居长兴吴珫家,与刘麟、陆昆、龙霓、吴珫结社倡和,称苕溪五隐。有《太白山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