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1660篇诗文
朝寒拥衾坐,隔屋闻书声。起埽车上雪,千山云雾冥。
春泥没深辙,前路不可行。虽无督迫令,恻恻如有程。
邑中贤令佐,尤笃乡里情。暖屋延笑语,照眼双璧清。
慰此逆旅怀,忘却留滞并。行客何所愿,长歌望天晴。
福山苍苍倚天碧,狼山巉巉生铁色。两山当江作海门,力尽神鞭驱不得。
沧波万里从西来,楚尾吴头天一壁。阴风转地鲸怒翻,黑雾连空龙起立。
来舟去楫不敢动,袖手傍观唯叹息。扶桑浴日飞上天,百怪潜消杳无迹。
水光镜净山亦佳,目送云帆高百尺。青霄要路君既官,白首穷途我犹客。
烟中隐隐见孤城,令我思乡心转剧。《骊驹》歌罢将奈何,倚杖江南望江北。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