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再至德安公署

明代王慎中

为官懒拙本无称,乐业田闾寡讼争。闲署簿书终日静,孤城草木及春荣。

行庭最爱苍松色,隐几翻嫌鸣鸟声。屡向此中民不厌,年来自哂近人情。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10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任光禄竹溪记

明代唐顺之

  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徼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斩竹而薪之,其为园,亦必购求海外奇花石,或千钱买一石、百钱买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据其间,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师人苟可致一竹,辄不惜数千钱;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难致而又多槁死,则人益贵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师人乃宝吾之所薪。”呜呼!奇花石诚为京师与江南人所贵。然穷其所生之地,则绝徼海外之人视之,吾意其亦无以甚异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绝徼海外,或素不产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见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师人之宝之者。是将不胜笑也。语云:“人去乡则益贱,物去乡则益贵。”以此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禄任君治园于荆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间作一小楼,暇则与客吟啸其中。而间谓余曰:“吾不能与有力者争池亭花石之胜,独此取诸土之所有,可以不劳力而蓊然满园,亦足适也。因自谓竹溪主人。甥其为我记之。”余以谓君岂真不能与有力者争,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无乃独有所深好于竹,而不欲以告人欤?昔人论竹,以为绝无声色臭味可好。故其巧怪不如石,其妖艳绰约不如花。孑孑然有似乎偃蹇孤特之士,不可以谐于俗。是以自古以来,知好竹者绝少。且彼京师人亦岂能知而贵之?不过欲以此斗富,与奇花石等耳。故京师人之贵竹,与江南人之不贵竹,其为不知竹一也。

  君生长于纷华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马、僮奴、歌舞,凡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与人交,凛然有偃蹇孤特之气,此其于竹,必有自得焉。而举凡万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间也欤?然则虽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犹将极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虽使能尽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贵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散文 咏物 叙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喜清远兄至以齐已诗长忆旧山日与君同聚沙十字为韵 其六

明代释宗泐

良友平生亲,风尘散何许。草莽或零落,云霄亦鶱举。

天地日凄凉,折芳欲谁与。所嗟芙蓉花,白露下秋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昭陵石马歌恭依皇考元韵

清代旻宁

巍巍荡荡皇猷昌,松山杏山山之阳。大小白羞照夜白,真龙种岂老骕骦。

锋棱瘦骨帝控驭,马群一空谁留良。歼破明兵十三万,嘶风掣电云飞扬。

漫分百里五十里,六日驰骤同超骧。洪承畴擒锦州取,天命攸归天应彰。

骏尾萧梢意雄壮,想见血汗河桥傍。陵园列像俾曲肖,兰筋讵可归埋藏。

英气如生屹然立,匠石虽斫神不伤。迄今作歌述伟绩,駷跃惊矫无相忘。

乘此星精经百战,摇珂啮勒功开疆。欲去徐行还缓辔,追思祖烈弗敢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夏日昼寝

宋代薛季宣

至乐归灵囿,栖神得睡乡。青奴凉自惬,班友梦偏长。

莫管黄粱熟,何须绿醑尝。知他人世界,若处有虞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月十四夜月泊江心寺谒文信公祠

明代邢昉

江亭孤屿郁峨峨,丞相祠前起白波。树色半随沙鸟没,潮声远送海云多。

千秋马角悲三户,一夕旄头落五坡。忆昔枕戈挥泪处,月明无奈湿衣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留别张后府兼素

明代林光

土窗茅屋断知闻,十五年来谢世氛。云水至今还恋我,江湖何处更逢君。

留连细剪方斋烛,潦倒愁看北冀云。再拜先生无可话,一杯留嚼野夫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病暑

明代庄昶

暑无今岁剧,病甚往年侵。月瘦频池曲,风微空树阴。

飞情霄汉健,潜意泳游深。道暍人人是,金卮恐乏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乔侍御自白鹿洞再访开先寺

明代朱应登

鹿洞意巳惬,龙池渴未消。还随持节使,重过濯缨桥。

涉水凉生袜,扪萝翠染绡。行行浑不倦,去去即非遥。

路转山交股,峰回草没腰。险中频却马,狭处仅容轺。

异迹多存古,幽期自远嚣。石眠闻晋史,台隐记梁昭。

泉似中天落,云疑万壑摇。南风清泱暧,西日下岑寥。

选胜欣初霁,探奇遂诘朝。浮岚频近眼,五老若为招。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