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我歌无庸归,礼意固有属。渠侬方不顾,欲问何拘曲。
乃知交际难,不若逃空谷。忧端浩无穷,日饮思枕曲。
文求世人笑,字异山鬼哭。龙鸾阅斯冰,剑弩对鹞鹄。
雁门既呼卿,司武或见梏。闭关固自如,青简得三复。
谁后足趑趄,堕彼手翻覆。汨泥无纡辔,绝迹慕前躅。
故人有新诗,远寄资剩馥。鸣嘤倡复和,流徵断还续。
华如三女粲,学陋一夔足。吟馀写幽怀,蹇思惭刻烛。
云兮不作太山雨,鹤兮不乘卫懿轩。山间林下自萧散,幽人为侣居田园。
薄暮云栖屋头树,鹤立空庭不飞去。云兮鹤兮两相忘,习静何曾离隐处。
一朝跨鹤凌白云,轩居閒静声无闻。仰瞻霄汉望不及,令人惆怅对夕曛。
夫君蓝溪后,瑜■蕴荆璞。结发抱遗经,道源溯伊洛。
春秋夙所嗜,义例尊笔削。朅来试秋闱,摛藻扬景铄。
奋身青云中,丹桂喜高擢。春闱期在迩,万里赴京国。
大廷拟敷对,早晚膺宠渥。勉哉树勋名,勿负平昔学。
丈夫生世六尺躯,饥餐渴饮当及期。目观鼻嗅耳司听,各职乃事尔勿离。
喜怒哀乐无妄施,威赏之柄不倒持。雍容进退动合宜,天其相汝百福随。
神清虑淡寿且耆,颜色丰泽毛发黟。无不足兮何所望,子孙妻妾皆欢怡。
寒温风雨倘失时,人心私欲复蔽亏。堂堂正气日以衰,瘵疠始得乘其危。
膏肓一穴自古有,区区二竖宁知斯。惜哉医缓不务此,仓卒遽谓疾弗治。
若药暝眩罔不愈,缩手退避计或迟。乃知用药如用将,用非其类悔曷追。
芫巴乌附吾所用,参术之辈胡能为。信乎药者亦凶器,古人不得已用之。
姜君职医识此理,愚民攀慕贤守知。延年却老学妙术,回生起死参神奇。
杏林春色香韵美,芳葩渐满东风枝。他年丹石亿万斛,慎勿往取虎窃窥。
我身刚强甚无恙,半世落魄癖在诗。赋性掘强成傲物,胸次未扫平生痴。
高谈惊世鄙俗讶,左计失策群儿嗤。疏狂往往激众怒,而我戏笑方嘻嘻。
岂无甘言悦人意,胡塞巨口而不谀。后先颠倒皆类此,愿将斯疾祈君医,愿将斯疾祈君医。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