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近郊宴集值雨

明代李舜臣

出谷旌旗转,缘江鼓吹来。异方多胜览,春色复相催。

野旷风生竹,山青雨映梅。惜无今夜月,留酌踏烟回。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凯乐歌词曲九首 其一 征不庭

宋代耶律铸

天下英雄入彀中,得无威震折遐冲。会须六幕氛霾了,化日常明照九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从弟谷

唐代刘得仁

此世荣枯岂足惊,相逢惟要眼长青。
从来不爱三闾死,今日凭君莫独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郎东归黄去非自双井来惠以新诗妙画次韵三绝句赠别 其二

宋代王庭圭

派后江西出一枝,传家句法自新奇。诸方知子善哮吼,恐是窟中狮子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曾氏山园十一咏 其一 尚絅堂

宋代张栻

昔人为己学,深旨妙隐微。三复尚絅章,服膺愿无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山

清代吴保初

朝看月山来,暮看山月出。得月已忘山,岚翠沾衣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阶下草

清代范当世

宁为阶下草,莫作树头花。腐草不飘零,花飞离故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青山湿遍

清代王鹏运

中秋近也,年时枨触,双笑行觞。记得木樨香里,倚青奁、特换明妆。

更喁喁、吉语祝兰房。愿年年、花好人同健,醉花阴、不羡鸳鸯。

谁信皋桥赁庑,飘零天壤王郎。任是他生能卜,也难禁得,此际神伤。

二十三年断梦,霜侵鬓、谁念无肠。看依然、儿女拜成行。

只不堪、衰草残阳外,酹棠梨、泪血沾裳。明月无端弓势,宵来空照流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十二之六)

宋代张伯端

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休将寅子数坤申。但要五行成准。
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阴阳数足自通神。出入岂离玄牝。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