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 280篇诗文
赤骥见已罕,名驹更兼值。吾乡推贤侯,逢人话詹事。
讼简古风还,心清民业遂。江山妙主盟,景物恢位置。
如何柱石姿,尚以牧伯寄。北关别经年,南薰动离思。
居然软红中,见此清白似。松筠俨长身,云霄舒直气。
宠光竹使符,假借玉阶地。饷计曾入幕,军容有竑议。
恭闻天语温,喜见家学粹。它时课最腾,看即玺书被。
今晨欣寿节,轻阴递凉吹。三呼礼云毕,一笑天所施。
榴花染白云,游鯈芘青芰。画舸得夷犹,名园随造次。
怀绶却羡君,戏彩且归侍。不繇雁荡山,即过石门寺。
永嘉政久成,谢公迹重记。剩有名诗章,因来寄一二。
缺月低空飞黯云,龙剑不鸣走黑氛。呕心得句梦天阍,楼筑白玉揖蛇神。
双凤吹作孤鸾曲,湘娥斑点镂青玉。高会山堂呼阿连,康乐诗中草空绿。
塞天历历排归鸿,崇兰无主乳黄蜂。今夜不眠惨目悲,思君酌酒歌角弓。
(1305—1400)元明间江西泰和人,字一德。幼能诗文,尤精经学,旁及子史百家。隐居不求仕,而究心经世之务。尝谓学必敦本,必先变化气质,若礼乐、刑政、钱谷、甲兵、度数之详,亦不可不讲习。洪武初征至京师议礼,宋濂等请留为国学师,引疾辞。家居教授,屡应聘为江浙考试官。学者称海桑先生。有《海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