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广昌道中二首 其二

清代顾炎武

久客燕代间,遂与关山老。流连王霸亭,踯躅刘琨道。

枯荑春至迟,落木秋来早。独往兹怆然,同游昔谁好。

三楚正干戈,沅湘弥浩浩。世乏刘荆州,托身焉所保。

纵有登楼篇,何能荡怀抱。思因塞北风,一寄南飞鸟。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4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马上作

明代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边草 一作:边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多是 一作:都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丙子元日示云孙时其弟应芝将晬阳寅辰录四 其四

明代顾清

春光又到小楼东,几日春花烂漫红。细想别离缘底事,鲈鱼刚要待秋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鲈鱼

清代谢墉

岂为秋风乡思增,莼羹菰饭要同登。神仙便是逢元放,羁宦能无感季鹰。

晓市波浮催膳鼎,秋江霜下贱渔罾。莫夸玉鲙金齑法,携酒苏公乐不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呈大方伯蔡公 其二

明代韩上桂

罗浮称佐命,屹峙东南隅。高峰临众壑,瞻望岂可踰。

公今位方岳,巍峨与之俱。十郡待经略,群司禀令模。

上答天朝意,下为万姓趋。愿言施云雨,崇朝遍广区。

群生咸饮润,万木且回枯。居高泽易注,舆情信不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刘效忠巡抚延绥 其三

明代余继登

谁云边塞地,城郭近来空。闻道延州将,犹称列郡雄。

此行期破敌,慎勿但和戎。好使麟台上,书君第一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杨从事

明代李昱

屋近青山云满坳,树翻红叶鸟争巢。不贪杖屦频开径,正想旌麾出远郊。

浊酒赊来同友吃,新诗改罢唤儿抄。缘知日暮空吟望,自向亭中作解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郑瀚生

清代郑孝胥

君于我厚矣,不鄙谓我语。所云讵无缪,政自出肺腑。

闻君道贤伯,老辈具风矩。门中足师法,岂复假外取。

亲贤远不肖,此事已为主。性情端且厚,俊哲必乐与。

文字艺之末,费日浪自苦。但当勤读史,大义了今古。

自居在何等,肯作流俗伍?知君多良友,走也岂足数。

离居傥相忆,莫哂渠言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庐山宿栖贤寺

宋代王安国

古屋萧萧卧不周,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忍更无诗向此留。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