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867篇诗文
桂枻兮兰舟,去景兮悠悠。维赤岸兮裴回,眷丹阳兮夷犹。
中肠郁结兮神情惝恍,思夫君兮聊淹留。浮涔江兮放于沱汉,泛沦漪兮极其汗漫。
怅始异而终同兮匪它,回波澜兮顾复之岂远。婉清扬兮采莲女,要美人兮北渚。
㩜芳蘅与若英兮备杂菜之芬馨,将日昃之与期兮指潜波而为盟。
羲和晻曀其西入兮暮云合而美人不见,怨芳心兮泣蘪芜余以衍。
秋风起兮飙飗萧索,幽兰秀兮芙蓉乱落。感北江之东注兮溯洄之宛宛,羌顺天而不极兮荡波之有沔。
鸣鸠雨而逐妇兮言归以霁,动人情兮吊孤影而零涕。
去灵脩而自放兮余心不忍,回素首而不见其形兮于斯焉其逾逝。
乱曰:冶余容兮安闲自喜,荪窈窕而不我嘉兮何以。
苟承恩之不在貌兮苍天谓何,分此生兮已矣。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