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 122篇诗文
艰哉念大难,翥空翙轻翰。易易真轻易,曳踵旋平地。
抑有易而难,请舒眉睫观。亦复难而易,浑河寸胶利。
难易固多门,众议久喧喧。君今据其易,诸难无足论。
惑我方在兹,再拜叩灵龟。一雨复一霁,何以决我疑。
委心坐清夜,江月冷相随。对影忽两忘,茫然歌此诗。
日光如镕金,涌上沧海流。一朝复一朝,铸出万古愁。
大炉石破碎,世事安得休。明月只照夜,时时如屈钩。
常娥与玉兔,捣药何所瘳。大患不自治,更被虾蟆偷。
我思天地间,二物最取尤。措置尚若此,细故曷用忧。
著书欲传道,未必如孔丘。当时及后代,见薄彼耽周。
功名信难立,德行徒自脩。劳劳于我生,蒂挂同赘疣。
不如听邻笛,就其举杯瓯。笛不烦教养,酒不烦取求。
从今醉至春,从夏醉至秋。勿禁鸡㹠鱼,间荐鹑雁鸠。
况多南方物,咸腥美咽喉。计较无以过,试共阮籍谋。
(?—1541)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九逵,以居洞庭西山,称林屋山人,又称左虚子。乡试十四次皆落第,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孔目。好古文,师法先秦、两汉,自视甚高,所作洞庭诸记,欲与柳宗元争胜。有《林屋集》、《南馆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