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詶族子湄

清代顾炎武

二纪心如昨,诗来觉道同。微禽难入海,寒木久生风。

谷口青门外,沙头白蚬东。不知耆旧里,何处有庞公。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40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歌行一首

唐代法藏

古人重义不重金,曲高和寡勿知音。今时志士还如此,语默动用迹难寻。

所嗟世上歧路者,终日崎岖狂用心。平坦旃檀不肯收,要须登险访椿林。

穷子舍父远逃逝,却于本舍绝知音。贫女宅中无价宝,却将秤卖他人金。

心无相,用还深,无常境界不能侵。运用能随高与下,灵光且不是浮沉。

无相无心能运曜,应声应色随方照。虽在方而不在方,任运高低总能妙。

亦无头,复无尾,灵光运运从何起?只今起者便是心,心用明时更何你。

不居方,无处觅,运用无踪复无迹。识取如今明觅人,终朝莫慢别求的。

勤心学,近丛林,莫将病眼认花针。说教本穷无相理,广读元来不识心。

了取心,识取境,了心识境禅河净。但能了境便识心,万法都如闼婆影。

劝且学,莫为师,不用登高向下窥。平源不用金刚钻,剑刃之中错下锥。

向前来,莫人我,山僧有曲无人和。了空无相即法师,不用绫罗将作幡。

可中了,大希奇,大人幽邃不思议。自家坏却真宝藏,终日从人乞布衣。

取境界,妄情生,只如水面一波成。但能当境无情计,还同水面本地平。

应大躯,应小躯,运用只随如意珠。被毛戴角形虽异,能应之心体不殊。

应眼时,若千日,万像不能逃影质。凡夫只是未曾观,那得自轻而退屈。

应耳时,若幽谷,大小音声无不足。什方钟鼓一时鸣,灵光运运常相续。

应意时,绝分别,照烛森罗长不歇。透过山河石壁间,要且照时常寂灭。

境自虚,不须畏,终朝照烛无形对。设使任持浮幻身,运用都无舌身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木

宋代许及之

格韵评量故是梅,采薪丛里冻花开。蜂衙不逐飘零尽,真似天工蜡缀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言四首 其四

宋代徐瑞

隐几反观唯我,出门与语者谁。饮酒止酒俱达,借书还书一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同上)

宋代陈亚

浪荡去未来,踯躅花频换。可惜石榴裙,兰麝香销半。琵琶闲抱理相思,必拨朱弦断。拟续断朱弦,待这冤家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莺粟 其二

清代胡延

偃露迎风各弄姿,倾囊休为买燕支。美人转眼成黄土,偕隐何妨未老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哭故相王文恪公二首 其二

清代林则徐

廿载枢机赞画深,独悲时事涕难禁。艰屯谁是舟同济,献替其如突不黔。

卫史遗言成永撼,晋卿祈死岂初心。黄扉闻道犹虚席,一鉴云亡未易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澹山岩二首 其二

宋代项安世

此日纵自尔,此兴不可阑。竹径滑拳局,芒鞋侧蹒跚。

南窥下阴洞,北望升天关。鬼穴勇争觑,仙扃谁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偶成

元代叶颙

我先落魄何所为,百年生计巢南枝。迎风吸露饮山渌,枕泉漱石吟新诗。

一丝不挂心自乐,澹然性灵学无学。洗耳熟听空山猿,知心更有空山鹤。

漫漫长夜何时晨,纷纷尘世何日清。餔糟啜醨难自强,独醒肯图千古名。

君不见严光片石生白云,江湖夜永秋水深。碧丝牵动潭底月,直钩钓断人间心。

顾炎武

顾炎武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