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董糟丘,尝为李白天津桥南造酒楼。人间二子不可见,唯有杰句挂余心肺烂烂珊瑚钩。
长安风沙住不得,南归再卧苏台秋。泊舟济阳城,买酒销客愁。
登楼拜先生,进爵浇黄流。知章不语先生笑,飞花乱扑过楼头。
金陵更无凤凰游,岳阳莫将黄鹤留。乡关浮云蔽落日,题诗却寄施湖州。
余为先生牛马走,湖州乃是贺老俦。西塞山,杜若洲,与尔相期钓鳌去,千年江海同悠悠。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710篇诗文
夙性慕玄赏,少年复离群。囊书不得意,菽水怀亲恩。
请缨卑任侠,点笔徒工文。腰间脱宝剑,归卧清溪云。
擢歌有时閒,放浪沧海濆。云水秀孤岛,石壁澄霞纹。
茸茸紫藤花,濯濯敷泉根。鹤影波上归,龙吟水中闻。
兴来拂瑶轸,兰情洒馀芬。曲罢划长啸,众籁清衣巾。
夫子弄玉箫,邀予醉琼尊。红泉看洗药,碧涧思垂纶。
区缘一以说,恍若超埃氛。别后缅灵境,中夜飞吟魂。
昨梦紫峰岑,月色何纷纷。清光阻天未,眇怀犹为君。
拒我手中策,拂我衣上尘。明当营丹砂,去与壶公邻。
我如东郊马,攲侧甘瘦病。今晨举足轻,起行得幽胜。
抚窗唤懒融,槁面初出定。眼中无长物,坐久炉烟正。
门前几乌帽,来往送朝暝。岂知帽影边,有地白日静。
宝阁阴肃肃,童子色不令。年来惜违人,一笑取归径。
愿言捐何肉,终岁奉清净。檐铎岂印吾,出门有馀听。
彼君子兮,菉竹青青,而中若虚。是何家第五,名齐骠骑,蜀中扬子,赋似相如。
畴昔贤兄,滇云远宦,常羡优游下泽车。今偕隐,成往来二老,西涧东畬。
我园景物萧疏。有雪槛烟廊水竹居。算磕头促膝,一群梅鹤,望衡对宇,几个樵渔。
与我周旋,小园日涉,近手花枝压架书。他家事,笑平泉绿野,久作寒墟。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