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柳含烟·隋堤柳

五代毛文锡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

注释

隋堤:隋炀帝时开通济渠,沿渠筑堤,后人称“隋堤”。
汴河:又称“汴水”、“汴渠”,河道屡变,隋以后,在河南商丘县南,向东南流,入安徽省境,经宿县、灵壁、泗县入淮河。隋炀帝往江都,经此河。今已废。
龙舟:船饰为龙状。凤舸(gě格上声):饰为凤凰形的大船。木兰:树名,指舟以木兰树制成,故香。
流苏:丝缕下垂的装饰物,用于车马、帐幕等物上。
笙歌:泛指音乐,这里指欢乐的场面。横流:水不顺道而流,这里暗喻天下大乱。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评析

  这首词借咏柳讽刺了隋炀帝的荒淫无度。

  上片写隋炀帝锦帆龙舟下汴河,极尽铺张。

  下片写其荒淫误国。“笙歌”句饶有韵味,将由繁盛转为破亡的历史教训,一笔端出,颇有社会意义。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毛文锡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3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唐代张九龄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皇雅十首 其三 耆武

宋代尹洙

耆武定功,时惟二方。淮服其乂,海南遂荒。孰孱而盭,孰暴而猖。

自底不譓,乃终灭亡。

帝戒二俘,同即尔诛。予惟民无辜,休息是图。时其辑矣,宁威独夫。

帝嗟污邦,久罹于兵。或暴下以征,或敷虐以刑。予命中典,协于图经。

民服德音,室家以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韩定叟留别

元代赵孟頫

季冬寒气结,晨兴懔严霜。越江不可涉,欲涉恨无梁。

飘飘客衣薄,烈烈北风凉。会少别何多,令人心靡忘。

相去数百里,东西渺相望。岂无琴与书,抚心独彷徨。

鬓毛各已苍,目视亦茫茫。中年别亲友,作恶固其常。

安得传羽翼,与子俱飞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丁巳冬日携儿妾辈归宁五羊黄元卿欧子建邓伯乔李烟客欧嘉可黄逢永相次载酒汎集得三十六韵赋谢

明代张萱

家在罗浮下,携来珠海滨。栖栖怜数口,扰扰忽三旬。

蜃气吹风急,潮声搅梦频。波跳船㶁㶁,石出月粼粼。

老树丹为幄,荒郊绿减茵。霜严鸦阵合,天阔雁行匀。

短日翻多事,穷途畏恶宾。如何事薹笠,犹复理冠巾。

拙效从吾好,狂憨任尔嗔。故侯休再问,醉尉莫须瞋。

自是马牛走,羞称草莽臣。友生那可仗,僮仆且相亲。

见帝常因鬼,褰裳不问津。虽非设醴者,幸有馈浆邻。

野老从争席,衰容耻抗尘。悠悠萍梗日,凛凛雪霜辰。

所遇浑非故,相知不用新。痴儿跳作虎,小妇首为螓。

酌酒日与饮,裁纨夜对纫。因思双凤侣,欲汎五湖春。

北道谁供屦,东家窃效矉。游囊已羞涩,归计尚邅迍。

客散堪罗雀,书成欲泣麟。物情能自谙,宾戏不须申。

眷恋青云器,徘徊绿水濒。过从勤剥啄,晤对辄周谆。

解带话畴昔,停镳问隐沦。言寻黄发老,不负素心人。

得句真无敌,论文别有神。鹏抟何日运,龙性不须驯。

努力千秋业,加餐七尺身。形骸原肮脏,杯炙莫悲辛。

道在用宜拙,交穷老更真。所嗟皆哲匠,何以共萧晨。

聚散不足问,寒暄难具陈。知惟希乃贵,此语请书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见素林公坐上喜雨

明代边贡

萧萧灵雨夜垂空,露浥葵心映烛红。忽报水侵庭础外,不知花尽漏声中。

云雷自识经纶象,造化同归燮理功。我欲登堂问昭感,如公真见古人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星岩二十景 其八 霞岛飞琼

明代刘克治

青山缭绕霞为岛,绿水萦流玉作楹。龙骑虹旌云不断,乘风一夜下飞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康登楼

明代赵进美

返照临高阁,寒烟澹澹分。空城何所有,一半是匡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廷尉彦国恤刑吴中

明代王世贞

泣车恩自帝心裁,祝网人誇主圣开。白日御楼双凤诏,青春使者五羊才。

三年旱色飞章转,六代风流揽辔回。不为王生堪结袜,异时丹笔在燕台。

毛文锡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