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经江宁览旧迹至玄武湖

唐代张九龄

南国更数世,北湖方十洲。天清华林苑,日晏景阳楼。
果下回仙骑,津傍驻彩斿。凫鹥喧凤管,荷芰斗龙舟。
七子陪诗赋,千人和棹讴。应言在镐乐,不让横汾秋。
风俗因纾慢,江山成易由。驹王信不武,孙叔是无谋。
佳气日将歇,霸功谁与修。桑田东海变,麋鹿姑苏游。
否运争三国,康时劣九州。山虽幕府在,馆岂豫章留。
水淀还相阅,菱歌亦故遒。雄图不足问,唯想事风流。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新凉 用辛稼轩韵代别

清代顾贞观

愁向清辉说。暗将离、冰纨却扇,香罗替葛。不觉凉飔吹茉莉,回首纱橱似雪。

得几度、为君簪发。行矣天边风露冷,汉时关、偏隔秦时月。

幽思重,写瑶瑟。

情知又是经年别。转难忘、凭肩密誓,长生钿合。此意双星应鉴取,好耐寒侵肌骨。

恩不甚、怕成轻觉。来日征帆休便挂,听残更、软语镕心铁。

银汉影,夜分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丁亥腊尽台设禅人乞诗

明代释函是

寒夜月明云外赏,枯桩红绽腊前知。披衣稳坐三冬足,桃李成蹊应有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经韶州赠李同野使君

明代黎民表

同舍当时在旧京,春风三度寄专城。诸侯已是麟符贵,大邑仍多凤鸟鸣。

千仞芙蓉供卧阁,满楼烟雨有诗情。龙门声价人争重,不遣冯唐荐汉廷。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吴方伯入京

明代林光

宿雨尘途洗更清,恰逢方伯入神京。千年共祝今明圣,四海欢呼颂太平。

流水有情催画鹢,青山无数导霓旌。微官久在春风里,不用临期叙别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粉蝶儿 春雨

清代张惠言

甚心情还自来小楼凝望?一丝丝、看他愁样。软东风、暂禁着、柳花飞扬。却无端、催着桃花飘荡。

者心情付春雨绕遍天壤。一丝丝、看侬愁样。是啼痕、染就了、万重熘障。问江南、芳草可还惆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去冬

宋代郑刚中

去冬竹瓦迎新雪,曾下珠玑到酒盘。
正月便回春意暖,五更微带雁声寒。
门谙寂寞何须翟,鬓就衰残岂是潘。
祗有报恩心耿耿,自馀都作六如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满江红 其一 乙卯咏海棠

宋代李曾伯

才过新正,能几日、海棠开了。将谓是、睡犹未足,嫣然何笑。

一片殷红新锦样,天机知费春多少。更芳期、不待燕黄昏,莺清晓。

花旧说,南昌好。花宜占,东风早。想香霏地近,融和偏巧。

佳句流传千古在,石湖不见坡翁老。倩何人、寄驿报家山,教知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调甘内掾

宋代王迈

韩掾才情妙,吟成苦夜长。
歌残如意铁,梦断合欢床。
鼓瑟湘云暖,吹笙岭月凉。
旧时双燕子,飞入谢家堂。
张九龄

张九龄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