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江南·多少泪

五代李煜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抒情 思念 故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我有多少的泪水,纵横交错地流在脸上。我的心事不用拿来边哭边诉说,那笙箫不要在我流泪时吹起呀,我现在无疑已是极度伤悲了。

注释
望江南:词牌名。《全唐诗》作“忆江南”,题注:一名“梦江南”,一名“江南好”,一名“梦江口”,一名“望江梅”,一名“归塞北”,一名“谢秋娘”,一名“春去也”。《花草粹编》中注云:“一名‘梦游仙’、‘梦江南’、‘江南好’。”
沾袖:(泪水)沾湿衣袖。颐(yí):下巴。全句是说,泪水流在脸上擦断了,但又横挂在下巴上,形容眼泪纵横交流的状态。
心事:心中所思念或期望的事。将:拿。和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宋开宝八年(975年)李煜亡国入宋之后,与《望江南·多少恨》当作于同时。李煜被曹雪芹称为“古之伤心人”,他降宋后,由凌驾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沦落为任人凌辱的阶下囚,经历了千古人生的大喜大悲。这首词就是为表达他对现实处境的无限凄凉之情而创作的。   

参考资料:

1、 刘学锴 等.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133-134

赏析

  李煜另一首《望江南》(多少恨)用的是以反写正的艺术手法,以乐来反衬苦,笔意有曲婉之感。但这首《望江南》(多少泪)则不同,是直笔明写,正见正写,直抒胸臆,坦吐愁恨的艺术手法,因而有愈见沉痛之感。二词可同读,对作者的忧思愁恨则体会更深。

  “多少泪”即“多少恨”之续写,“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后,悲情更苦,离恨更深,作者再也无法自制,只能任凭“多少泪,断脸复横颐”了。眼泪纵横当不是抽泣哽咽,而是激情难收,也许有号啕之举,但是,泪可流,“心事”却不可说,一是满腔悔恨无法说,二是故国情怀不能说,自伤之情、囚居之苦,片言俱现,作者心中愁苦跃然纸上。不但“心事”不可说,连往日可以寄托情思的凤笙也不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8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即事

宋代王安石

径暖草如积,山晴花更繁。
纵横一川水,高下数家村。
静憩鸡鸣午,荒寻犬吠昏。
归来向人说,疑是武陵源。
农村 写景 向往 田园 生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龙门避暑

宋代郑洪

龙门绝顶松风冷,空翠湿衣山更深。六月地炉长拥火,半窗云影便成阴。

悬厓果熟猿争树,白昼人惊鬼出林。一个老僧飞锡去,不知消息到如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平诗

唐代金真德

大唐开鸿业,巍巍皇猷昌。止戈戎衣定,修文继百王。
统天崇雨施,理物体含章。深仁谐日月,抚运迈时康。
幡旗既赫赫,钲鼓何锽锽.外夷违命者,翦覆被大殃。
和风凝宇宙,遐迩竞呈祥。四时调玉烛,七曜巡万方。
维岳降宰辅,维帝用忠良。三五咸一德,昭我皇家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郑高士 其二

元代丁鹤年

方瞳广颡古先生,气秉先天独混成。辟谷斋房餐石髓,采苓幽涧役山精。

星辰夜动龙缠剑,风露秋清鹤载笙。别后仙踪杳难觅,相思几度梦登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 其四 影涧矶

明代黎民表

有月色还空,无风浪常静。如何假合中,忽有山河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百字令 其一

清代黄钧宰

风尘老矣,问前身何处,龙门百尺。漫说明堂清庙器,一例萍踪浪迹。

破锦韬真,流泉秘响,光气长腾掷。红尘泛泛,谁能禁此怜惜。

难得六诏词人,三吴仙吏,气吐长空碧。要补情天千古恨,那觅娲皇剩石。

碧海秋高,银河浪静,唤醒痴龙魄。绿阴且住,素心相与晨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绿窗诗十八首 其十四

元代孙蕙兰

春风昨夜碧桃开,正想瑶池月满台。欲折一枝寄王母,青鸾飞去几时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五月一日沧玉、锡祺、笛亭、槐庭、藻云及舍侄仲衡集予无闷草堂,喜而有作 其二

清代林朝崧

篱门犬吠故人来,陡觉光辉照草莱。吟兴应嫌鹅鸭闹,酒怀暂对水云开。

闲居物外花三径,雅会尘中岁几回。却忆匡山莲社客,晨星寥落剧堪哀。

李煜

李煜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南唐元宗(即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初名从嘉,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生于金陵(今江苏南京),祖籍彭城(今江苏徐州铜山区),南唐最后一位国君。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