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红梅

明代朱朴

寒花本是冰霜面,怪见谁家雪里红。应恐路人轻著眼,故将颜色换春风。

朱朴

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30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人间词话七则

近现代王国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宝帘闲挂小银钩”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为颠倒黑白矣。“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金荃》《浣花》,能有此气象耶?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诗词皆然。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可无大误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美成能入而不出。白石以降,于此二事皆未梦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道士寄树鸡(树鸡,木耳之大者)

唐代韩愈

软湿青黄状可猜,欲烹还唤木盘回。
烦君自入华阳洞,直割乖龙左耳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薛朋龟

乘兴访村家,微微见露华。暗滋三径草,晴溅一庭花。

梦入关河湿,凉生更漏赊。清江千万里,何处点蒹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戊戌冬至南郊礼成庆成宴乐章四十九首 其七 二奏仰天恩之曲

明代陆深

皇穹启圣神。钦乾运,祗郊禋。一阳初动霭先春。万福来,同仰至仁。

祥开日月,瑞见星辰。礼乐协神人,宇宙咸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冢宰朱玉峰之南京 其二

明代文徵明

晚通仕籍喜同朝,此去江东属望劳。留务从来须长者,雅怀自喜得閒曹。

百年家世睢阳重,一代文章甲榜高。去去壮游知未已,秋霜才入鬓边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张给事中居杰升云南参政

明代曹义

簪笔多年侍赤墀,旬宣今喜沐恩私。才华总谓公卿荐,姓字谁期圣主知。

晓日锦衣辞凤阙,春风兰棹上滇池。藩垣后夜遥相忆,肯忘鹓行待漏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菩萨蛮(木芙蓉)

宋代范成大

冰明玉润天然色。凄凉拚作西风客。不肯嫁东风。殷勤霜露中。
绿窗梳洗晚。笑把玻璃盏。斜日上妆台。酒红和困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晚雪湖上

宋代文同

朔风吹雪满横湖,众鸟归栖日欲晡。
独坐水轩人不到,满林如挂暝禽图。

朱朴

浙江海盐人,字元素。体瘦长,而音声琅琅,务农为生。工诗,有《西村诗集》,许杞山序而刻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