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 142篇诗文
弱腕系金铃,青丝绾偏髻。胸前两绣囊,犹作长命字。
欠尔三斗乳,偿汝一升泪。稚魂半尺馀,荒荒投旅次。
我尝静坐思,生死同一例。子既光我行,即是鬼先辈。
如彼排场人,尊卑乃相递。一去与一来,孰知非天戏。
讼庭虚无人,落日照古县。县官小诸侯,岂不蒙帝眷。
弦歌风武城,鸣琴宓子贱。操履醇儒心,政事圣门选。
事以阘冗隳,政为利欲牵。济酷恣鞭挞,穷贫资锻炼。
民未必兽心,官岂犹人面。用是凛夙夜,敢使初志变。
莅兹已及期,所守曰劳先。海隅日出光,庶以勖无倦。
元末平江路吴县人,寓居无锡,字履道。博学工文辞。兵乱避地,至宜兴,居马治家。与治善者多置酒招饮,厌之,一夕留书别治,夜半遁去。归里,与高启、杨维桢等交往。书画益工。后游会稽,死于兵乱。有《荆南唱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