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鹧鸪天

元代刘秉忠

水满青溪月满楼。客怀须赖酒消愁。风回玉宇三更夜,露滴金茎八月秋。

情脉脉,思悠悠。星河织女隔牵牛。乘槎欲把仙乡问,也似浮生有白头。

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14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言诗

魏晋曹髦

䓇䓇东伐,悠悠远征。泛舟万艘,屯卫千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是日晚独酌小吴山下 其一

明代顾清

捲却图书坐晚凉,小山松柏共苍苍。本非清庙朱弦器,曾上銮坡白玉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陈玉畴提学南畿

明代顾清

圣学久不讲,斯文日陵夷。纷纷事佔毕,青黄互镌追。

岂无豪隽人,柰此场屋縻。离章务迎合,出意追新奇。

公言著简册,启彼捷径岐。坐令青衿子,释耒拾秉遗。

所操谅如此,即事吁可知。陈侯儒林彦,宪府久声驰。

以彼冰檗操,树此文章麾。色笑春雨霁,槚楚秋霜威。

矧伊根本地,允矣列郡规。指挥苟有向,风行草争靡。

走也章句士,久堕荆棘蹊。前瞻若有见,内顾靡所施。

六籍本大道,旁搜竟奚为。赠言剧深愿,迥澜此其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昌国卫

明代陈瑚

昌国卫,今日屯兵昔置吏。落伽山,昔时佛国今虎关。

虎关崩摧无人守,银台金阙夫何有。木石劳劳精卫心,一朝风雨三光沈。

三光沈,六龙去,龙子龙孙在何处,夜潮排荡鲛人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紫骝马

唐代李白

紫骝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临流不肯渡,似惜锦障泥。
白雪关山远,黄云海戍迷。
挥鞭万里去,安得念春闺。
乐府 边塞 写马 思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送颂臣

清代丘逢甲

恻恻重恻恻,行人适异域。华夷忽易地,何处为乡国?

车马多离声,川原带行色。同来不同往,欲语涕沾臆。

论交本世好,古谊吾所式。结发论文字,廿载忘形迹。

海氛忽东来,义愤不可抑。出君箧中符,时艰共戮力。

书生忽戎装,誓保台南北。当时好意气,灭虏期可刻。

何期汉公卿,师古多让德。忽行割地议,志士气为塞。

刺血三上书,呼天不得直。北垣遽中乱,满地淆兵贼。

此间非死所,能不变计亟。亲在谋所安,况乃虏烽迫。

乾坤已中变,万怪竞荒惑。人情易翻覆,交旧成鬼蜮。

君亦挈家来,航海期不忒。得君意中慰,归粤途始即。

卜居家再迁,山中事稼穑。与君此偕隐,山水况奇特。

君言暂归视,尚有旧庐室。来如潮有期,信在期不失。

闻君言未毕,哀泪弗能拭。翘首沧海东,苍波渺无极。

昔时乾净土,卵育长鲸匿。吾兄去秋往,三春阻消息。

因君速归驾,异类安可慝?愿君信如雁,勿竟誓成浽。

归途逼炎景,珍重慎眠食。到时常寄书,千里若门阈。

书来君不来,累我长相忆。形影为君单,语言为君默。

我欲从君往,天不假羽翼。时因西风夕,吹梦到君侧。

送君诗盈幅,难展肠结轖。诗成复自写,不辨泪和墨。

愿君置怀袖,长鉴此悃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见远亭

宋代郑侠

天边毫末见千峰,景物都穷见不穷。
因念当时小天下,亦如亭上老仙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汪遁斋二首 其二

元代戴良

一身独向中原去,每到前涂忆故知。折得柳条无寄者,小桥东畔立多时。

刘秉忠

刘秉忠

  刘秉忠(1216-1274年),初名刘侃,字仲晦,号藏春散人,邢州(今河北邢台市)人。因信佛教改名子聪,任官后而名刘秉忠。元朝杰出政治家、文学家。刘秉忠是元初政坛一位很具特色的政治人物,对于元代政治体制、典章制度的奠定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又是一位诗文词曲兼擅的文学家。至元十一年,逝世。元世祖赠太傅,封赵国公,谥号文贞。元成宗时,追赠太师,改谥文正。元仁宗时,追封常山王。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