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点绛唇·病起恹恹

宋代韩琦

病起恹恹、画堂花谢添憔悴。乱红飘砌。滴尽胭脂泪。
惆怅前春,谁向花前醉。愁无际。武陵回睇。人远波空翠。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病初起,精神困倦,画堂里落花满地,使我平添了几许愁绪。凋零的花瓣在空中飞舞,坠落到石阶上,如簌簌而落的胭脂泪,让人心碎。
春天匆匆而逝,人也别离,与谁在花前共舞?愁绪如海,无边无际。转首回望那驻春藏人的好地方,而人在千里之外,只有碧波依旧浓翠。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清真集》入“仙吕调”,元北曲同,但平仄句式略异,今京剧中犹常用之。双调四十一字,前片三仄韵,后片四仄韵。
恹恹:形容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一本作“厌厌”。
砌:台阶。
武陵:这里指武陵溪,语出陶渊明《桃花源记》。回

赏析

  此词抒发了作者病体初愈、徘徊香径时,悼惜春残花落、感伤年华流逝的惘怅和哀愁。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辞意凄婉。“病起恹恹”,即《青箱杂记》所说的“一日病起”,这句是实写作者当时的情况。由于生病,心绪愁闷,故见画堂前正在凋谢的花枝,也好像更增添了几分憔悴。“画堂”句,不仅点出了暮春的节候特征,而且亦花亦人,花人兼写:“憔悴”,既是写凋谢的花,也是写老病的人;人因“病起恹恹”,而觉得花也憔悴;而花的凋谢也更增加了病人心理上的“恹恹”。“乱红”两句,紧承“画堂”句,进一步描绘物象,渲染气氛。有“画堂花谢”,即有“乱红飘砌”。“砌”应“画堂”,“乱红”应“花谢”,连环相扣,正是作者用笔缜密之处。“滴尽胭脂泪”,则

  

创作背景

  韩琦是北宋大臣、名将,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累封魏国公。此词当作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之后韩琦的晚年时期。宋吴处厚《青箱杂记》卷八载:“韩魏公晚年镇北州,一日病起,作《点绛唇》小词。”  

参考资料:

1、 唐圭璋 等 .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8 :499-501 .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74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泫露诗

魏晋王敬伯

低露下深幕,垂月照孤琴。空弦益宵泪,谁怜此夜心。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映水曲

南北朝沈满愿

轻鬓学浮云,双蛾拟初月。水澄正落钗,萍开理垂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江南六十四阕 其三十七

魏晋高燮

山庐好,无物不忘机。洗砚招鱼吞墨饱,曝书遇蠹食仙肥。

他日或能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故宋

唐代骆宾王

旧国千年尽,荒城四望通。云浮非隐帝,日举类游童。
绮琴朝化洽,祥石夜论空。马去遥奔郑,蛇分近带丰。
池文敛束水,竹影漏寒丛。园兔承行月,川禽避断风。
故宋诚难定,从梁事未工。唯当过周客,独愧吴台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仰天寺

明代田登

梵宫金碧隐山隈,古殿深沈老碧苔。万颗珠玑岩溜下,一庭罗绮槛花开。

天空霜月千山晓,秋引松风万壑哀。晓起凭栏瞻望处,彩云丹树巳成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浚河行

清代孙蕙

黄河万里浪高举,贾让之谋世空许。璧马于今不效灵,风涛簸荡连楼橹。

忆昔汉武通车书,朝臣建议开河渠。开元以后置仓舍,平分河渭称赢馀。

汴宋营漕分四路,半作边储半国赋。斗门高堰筑冈城,历险逾滩计生聚。

元人海运创伯颜,引汝绝济诚哉艰!明初海运旋亦废,会通始筑河淮间。

年来漕渠失故道,百万金钱任侵冒。督河使者妄庸人,不解河防气桀奡。

鞭挞小吏严程期,岂知畚锸皆疮痍。县令陈情不得达,自矜白简吾能持。

柳下何曾畏三黜,百姓喧呼趋事疾。一夜荒城走万人,两月之工六日毕。

安宜水涝原苦辛,力役谁复嗟劳人。犹幸三代直道存吾民,呜呼犹幸三代直道存吾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子由三首 其三 椰子冠

宋代苏轼

天教日饮欲全丝,美酒生林不待仪。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规模简古人争看,簪导轻安发不知。更著短檐高屋帽,东坡何事不违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琵琶仙 郁湾舟晓

清代姚燮

孤枕天涯,醒残梦、听打春湾潮桨。云影波影之间,空翠逼朝爽。

阑宿雨、凉晞动色,媚疏峦、湿鬟三两。柳港风鹂,茨田水鹭,帆背来往。

敞篷叶、摊卷横杯,更宽袜、科巾发纡唱。谁信些时狂态,惹渔童拍掌。

风过也、舷唇霭净,尽绿摇、满袖蘋浪。为问西塞桃花,子同无恙。

韩琦

韩琦

  韩琦(1008—1075年),字稚圭,自号赣叟,汉族,相州安阳(今属河南)人。北宋政治家、名将,天圣进士。初授将作监丞,历枢密直学士、陕西经略安抚副使、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与范仲淹共同防御西夏,名重一时,时称“韩范”。嘉祐元年(1056),任枢密使;三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英宗嗣位,拜右仆射,封魏国公。神宗立,拜司空兼侍中,出知相州、大名府等地。熙宁八年卒,年六十八。谥忠献。《宋史》有传。著有《安阳集》五十卷。《全宋词》录其词四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