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信天巢集

宋代高翥

信天巢小仅容身,中有图书障俗尘。
不与世争闲意气,且随时养老精神。
破铛安稳齐钟鼎,短褐参差比缙绅。
渴饮三杯饥二饭,主人日用未为贫。
高翥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209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游宫 壬戌十月初六日勺庵怀先母作

宋代单人耘

一勺寒泉明爽,荐黄花、当时手掌。已化秋泥归苍莽。

悯儿耶,恋孙耶,嗟不返。

卌载长厮养,孤负了、书灯閒敞。留得村原春色盎。

听子规,望盐河,驰幽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雄诗

魏晋郭文

大火有心水抱之。悠悠百年是其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性真佛解脱颂

唐代慧能

真如净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真魔。邪见之人魔在舍,正见知人魔则过。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忽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化身报身及法身,三身元本是一身。若向身中觅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清净因,除淫即无净性身。性中但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悟顿教门,悟即眼前见世尊。若欲修行云觅佛,不知何处欲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自不求真外觅佛,去觅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者是西流,救度世人须自修。今报世间学道者,不于此见大悠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唐如晦二首 其二

宋代邓剡

法护何妨短,元龙故自豪。交情如水淡,义气与秋高。

贫不沾三釜,年方见二毛。魂兮如可返,通饮读离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欧赐之守金华

明代钟芳

联署输君早着鞭,和风吹旐发离筵。封疆喜接留都胜,箫鼓争迎太守贤。

到处江山随指点,及时膏泽系颠连。日薰晴屿棠阴遍,应有歌谣被管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阳赐燕

明代唐锦

鹄立仙班晓露寒,燕传天语下云端。糕联红玉炊新枣,酒泛黄封出大官。

九奏凤韶声隐隐,双开雉尾影团团。小臣何幸沾恩宠,默倚西风愧素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广试院阅卷次刘宪长韵

明代林光

滥持文柄屡宵兴,每倩中秋月作灯。匣里谁将龙剑拂,斗间时见瑞光腾。

寻常肉眼终何补,僻寂心潭祇自澄。翘首凤凰山下路,笑看仙侣尽飞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罗浮山下人家 其二

清代丘逢甲

深山深处破茅堂,大袖长衫半道装。八九村童围一席,孝经教到庶人章。

高翥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