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301篇诗文
汉王有天下,欻起布衣中。奋飞出草泽,啸咤驭群雄。
淮阴既附凤,黥彭亦攀龙。一朝逢运会,南面皆王公。
鱼得自忘筌,鸟尽必藏弓。咄嗟罹鼎俎,赤族无遗踪。
智哉张子房,处世独为工。功成薄受赏,高举追赤松。
知止信无辱,身安道亦隆。悠悠千载后,击抃仰遗风。
嵩山到嵩阳,相望二百里。数驿走商岭,两崖夹伊水。
飞烟空翠间,前路转多山。云横碧嶂断,雁没青天还。
鸟鸣青山上,人行修竹里。犬吠得柴荆,花落鸟惊起。
草荒摩诘墅,火断鲁山碑。昔疑王家画,今信谢公诗。
其中一道士,生计苍烟碧。松下读道经,窗閒写周易。
相看斗南北,不见十年馀。重寻化鹤梦,要写换鹅书。
云閒侍玉皇,日下瞻天表。归去杖头边,乾坤一壶小。
君归我正病,病起霜满须。尚能持酒否,还忆寄书无。
遥知鸣皋下,尚有苍苔迹。读我往年诗,因之拂尘壁。
借问仁者何乐山,巍峨屹立天地间。以木巽火是曰鼎,君子正位以凝命。
浮生岁月疾于飞,庵中心事其奚为。去斯二者将安归,萧萧华发映黄眉。
不远百里求新诗,咏歌付与孙与儿,奕叶仰止庵之楣。
平湖寒不风,曙光隐微月。自起开柴扉,霜篱犬争出。
昨宵闻夜渔,灯火倏明灭。惊尔花底眠,狺狺任呵斥。
日出辨鸟声,又入东邻壁。心知一饭难,甘充两家役。
跳浪非不豪,帖耳听悚息。老至惜物情,生事同悽恻。
君看麋鹿性,忍受嗟来食。
谢朓(464~499年),字玄晖。汉族,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谢朓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