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舟下潇江,泛泛入愚溪。昔人不复见,秋草空萋萋。
委蛇望僧园,云屋倦攀跻。林高日气薄,磔磔鸣山鸡。
倒景相吐吞,清明合致犁。昔人怅投裔,感事多悲悽。
北邙一抔土,荣辱方今齐。人生无百年,外物安可迷。
溪水泻石间,喧喧如鼓鼙。了无人世想,粗可休天倪。
吾亦被黯黮,东山饱蒿藜。二年已数至,屐齿连山溪。
行亦归三吴,孤猿安故栖。它年若有梦,邂逅识江西。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420篇诗文
杰阁双林开,余辉薄天树。炯炯含元精,巍巍托飞步。
缅惟经始时,西台泪空注。遥招柴市魂,近息崖门怒。
物议滋狐疑,孤怀阻犹豫。正直髯将军,一气群贤聚。
遂以忠臣心,永作法王护。下眺望乡台,夷齐旧隐处。
在昔辟蚕丛,至今剩铁墓。四山何苍苍,惆怅夕阳暮。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