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兴十六首 其九

宋代沈辽

百草皆有种,风土不可移。甘辛与美恶,所得自适宜。

东家鲐背翁,前日乃婴儿。耄倪寄百年,谁可强扶持。

芳华有不实,不实未足悲。神仙不死药,多采南山芝。

沈辽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42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孟城坳

唐代王维

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桃州古田镈歌

金朝李龏

老翁犁山田土中,获得昔人垦田器,似铎有柄,如钟不圜。

身长二尺径八寸,口薄腹厚唇微穿。颜色绀碧艳绿处,间有班红如血鲜。

形模古拙见者怪,铜性已变不复辨,疑是死铁兼顽铅。

老翁视为弃物委床下,一朝移出茅檐前,尘灰糠秕俱塞填。

乃有博雅识是古田镈,垂涎拂拭再三看,扣之尚觉声隐然。

水痕土色两相蚀,叹息不知铸自三代之何年。邀翁问所得,共入酒家保,买以十万青铜钱。

买来携归置几案,一架坐插青丝毡。图书钟鼎相联编,宝玩要使儿孙传。

自秦历汉以来此镈只在土,出世便苦无常主。博雅好事归泉台,可怜阅世亦如草头露,高堂山鬼不守护。

他家更有好古人,又以青钱易将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凤栖梧 暮春闻莺

金朝王丹桂

短景相催何太促。丽日和风,又送春光暮。渐听流莺枝上语。

绵蛮似把衷情诉。

昨日花开红满树。今已飘零,狂荡逐飞絮。奉劝游人生觉悟。

莫教失却来时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老父庚午以百龄钦蒙存问余已卯复滥天恩恭纪 其四

明代黄士俊

中边宁谧近如何,魏阙心悬倚钓蓑。佐理自惭匡济少,归耕仍沐宠光多。

洵如保泰先桑土,岂乏怀奇待网罗。万里拜瞻颜咫尺,凤梧欣听矢卷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石上松

明代田登

偃蹇石上松,年龄顷而迈。霜老青铜颜,春茁翠羽盖。

巢鹤缔心盟,藤萝仰风介。去去赤红崖,朝堂梁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汉江秋思 其二

清代李振钧

月明会泛洞庭艭,采采芙蓉又涉江。乌鹊南飞沈铁戟,鳜鱼西塞酿银缸。

心难争命秋容瘦,事不如人壮志降。抛却故园归未得,一林黄叶旧镫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杨柳枝 其十三

清代郑文焯

拂遍京尘窣地惊,风条雨叶不胜情。西园已自无多树,一夜伤秋转费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卧病焚香礼佛甚萧寥也成四韵

清代赵录缜

渐觉流光暮,萧条倍惨然。秋心最摇落,病骨况缠绵。

奉佛三生石,焚香一缕烟。药炉伴禅榻,消尽菊花天。

沈辽

沈辽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