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
► 420篇诗文
诗翁吟袖忽翩然,使脱红尘腾紫烟。一身病骨如生翅,两道银河不用船。
奔星相随趁明月,鸣鸾引去追飞仙。琅玕树下夜宴起,云童为汲瑶山水。
仍遣诗筒寄阆风,诗筒落下烟霞中。人閒知是吟哦翁,举头齐望青冥空。
居然不出门,满目望岩峦。喷泉疑夏冷,茂草若冬温。
石罅树根裂,壑底湍流奔。飞云穷昏晓,依依在楹轩。
两翁形貌诡,御气而长存。不老惊世古,无言知道尊。
徒令好静者,入室思寻源。安知尺幅上,墨妙能使然。
沈辽(1032—1085),字睿达,宋钱塘(今余杭)人。沈遘的弟弟,《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的同族兄弟。自幼嗜读《左传》、《汉书》,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本无意于功名,王安石曾有“风流谢安石,潇洒陶渊明”之称。后由三司使吴充举荐,负责监内藏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