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120篇诗文
良辰竞渡常伛指,爱花颂花奚谤毁。年年五月见红榴,重著赐衣怜杜甫。
佳节有名名不去,阅甫逢辰何自苦。薄俗传讹成力竞,作戏轻生为酒使。
惆怅刘郎击节词,招屈亭前但流水。明当鍊镜非常规,我辈持觞宁越矩。
只为榴花饮亦佳,况是转庵吟入髓。浮花浪蕊竟何为,秾艳芳心诚可喜。
不应寂寞负澄鲜,同社联翩须记取。相期竟到无何乡,徙倚更约凭虚子。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