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 120篇诗文
行行出剑津,送君还东吴。未能展嬿婉,别离在须臾。
含涕牵君衣,相视意踟蹰。我无双飞翼,何由与君俱。
君行登青云,我尚蟠泥途。相隔天一方,道路阻且迂。
会面虽有期,秖恐容华殊。悲风振原野,怪鸟争哀呼。
送君从此去,回首日云晡。
稍稍雨洒尘,微微转春气。平原三月中,秾花艳天地。
闲云翳东至,春空亦微腻。游蜂与蛱蝶,后时识真意。
所居异乡国,微觉风土异。郊原计尺寸,物力多所弃。
遥遥东归心,欣看麦成穗。
(1232—1303)宋元间婺州兰溪人,字吉父。少有经世志,博览群书。及壮,知向濂、洛之学,事同郡王柏,从登何基之门,专治朱熹之学。咸淳七年,襄樊围急,建言由海道攻燕,所言经过地方、洋面等,悉与后来元朝海运路线相符。德祐初,起为史馆编校,不就。宋亡,隐金华山中,训迪后学。晚居仁山下,学者称仁山先生。卒谥文安。有《大学疏义》、《论语集注考證》、《通鉴前编》和《仁山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