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宋代杨无咎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怯春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婉约 闺怨 秋天 妇女 思念

注释

①双蛾:即双眉。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鉴赏

  这是一首传统的闺怨题材,写的是深秋时节,闺中少妇思念远方心上人,怨恨交织的情形。

  词作开首词人把时间安排在深秋时节,直陈闺中少妇因秋来而“愁更深”。自宋玉悲秋以来,对秋的无奈与叹喟几乎成了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而对妇女来说,则有更深一层含义在,那就是如汉代班婕妤在《怨歌行》中所言的:“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这或许便是词作中女主人公为何秋来而“愁更深”的主要原因了。紧接次句词人没有继续写这位女子愁深的程度,转而刻画她的外形:“黛拂双蛾浅”。这句是说女主人公因孤寂,心绪不好,无心刻意修饰自己的面庞,从而把上句所言的“愁”的内涵具体化和明朗化了。“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二句,是化用

  
杨无咎

杨无咎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21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江口占 其二

清代顾翰

浮玉山高木叶稀,南田画本见依微。舟中不合回头望,如此茫茫一雁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清代胤禛

长空万里碧天秋,绝点纯清亦不收。识得如如妙中妙,尘尘刹刹任悠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吴兴黄浦亭庾中郎别诗

南北朝鲍照

风起洲渚寒。
云上日无辉。
连山眇烟雾。
长波迥难依。
旅鴈方南过。
浮客未西归。
已经江海别。
复与亲眷违。
奔景易有穷。
离袖安可挥。
欢觞为悲酌。
歌服成泣衣。
温念终不渝。
藻志远存追。
役人多牵滞。
顾路惭奋飞。
昧心附远翰。
炯言藏佩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方佥宪定之先生

唐代潘纬

时违长弃置,身贱寡交亲。
方学渔樵业,甘为农圃邻。
坐愁坐白发,出畏染缁尘。
十载攻词赋,无媒只旧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

唐代白居易

锡杖登高寺,香炉忆旧峰。偶来舟不系,忽去鸟无踪。
岂要留离偈,宁劳动别容。与师俱是梦,梦里暂相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见花忆故园

明代高启

春色先从天上来,花枝尽发凤凰台。
不知别后乡园树,寂寞书窗开未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从白

明代邝梦琰

忠义为徇国,英雄不爱生。一心雪国耻,百战走金兵。

兀术呼天哭,云燕唾手平。青衣仇未复,黄阁议垂成。

江海乾坤窄,君王社稷轻。秦奸不足责,张相乃无情。

竟葬南溟骨,谁悬北望情。不须论始末,都付史官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代冯海石上黄都阃兼柬谢假馆之意

明代张嗣纲

将军揖客重怜予,文武才高自蠡庐。报国久悬雷焕剑,起家原出石公书。

军中岁晏青霜肃,阃外春回紫电孤。宾馆分藜天禄厚,冯生敢叹食无鱼。

杨无咎

杨无咎

  杨无咎(1097~1171)字补之,杨一作扬,一说名补之,字无咎。自号逃禅老人、清夷长者、紫阳居士。临江清江(今江西樟树)人,寓居洪州南昌。绘画尤擅墨梅。水墨人物画师法李公麟。书学欧阳询,笔势劲利。今存《逃禅词》一卷,词多题画之作,风格婉丽。生平事迹见《宋史翼》卷三六。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