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聚景园宴集

宋代任希夷

晚排阊阖披云雾,身蹑仙踪游禁宇。
始知天上自清凉,不信人间有炎暑。
庭前青松笙竽声,望处红蕖锦绣云。
月卿领客意缱绻,冰盘照坐光缤纷。
薰堂尽地蒲葵扇,瑶阶细展桃枝簟。
加笾新采波上菱,如珠更剥盘中芡。
老罢惭地翰墨功,臭味喜入芝兰丛。
二妙不偕阿凤至,四老但许商山同。
明当入直须随仗,夕阳未下催归桨。
重城街鼓已冬冬。举头桂魄层霄上。

任希夷

眉州眉山人,徙居邵武,字伯起,号斯庵。任伯雨曾孙。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曾从朱熹学,熹称为开济士。宁宗开禧初,为礼部尚书,奏为周敦颐、程颢、程颐赐谥。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谥宣献。► 13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齐南郊光章十三首 其一 肃咸乐谢超

隋代佚名

夤承宝命,严恭帝绪。奄受敷锡,升中拓宇。亘地称皇,罄天作主。

月域来宾,日际奉土。开元首正,礼交乐举。六典联事,九官列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袁特丘

明代释函是

梧桐叶坠噪栖鸦,楚客逢僧话转赊。云外峡桥犹有路,烟中霜树已无家。

远公林下风初动,王粲楼头日未斜。信我定宽陶令酒,何年丹壑醉流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卜算子 秦淮听孙观宝唱大鼓,以小词赏之

魏晋高燮

唤起秣陵秋,响遏行云度。清脆莺声沥耳圆,一串珠喉吐。

檀板左轻敲,右击冬冬鼓。振得全神顾盼时,皓腕频频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龙山钟

宋代邓剡

丰山背后钟,霜月平原定。
夜半响鲸音,隐隐天地应。
山灵鹤梦醒,独听还独咏。
萧萧蓬蒿中,收入杜陵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梧山李司马送别士重文学之都昌王府文学者司马弟也 其二

明代边贡

郡王文学渡江年,皂帽青山雪满颠。宾馆有时来胄子,讲筵终日对先贤。

树边竽籁临风听,花外丹朱滴露研。三峡五湖通一水,等閒休忆浣溪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歌风台

明代方孝孺

歌风台下春水黄,歌风台上春草碧。黄河之水日夜流,碧草年年自春色。

汉祖当时为帝王,龙泉三尺飞秋霜。五年马上得天下,富贵乐在归故乡。

台前老人争拜跪,柱杖麻衣见天子。龙颜自喜还自伤,一半随龙半随鬼。

翻思昔日亭长时,一心捧檄日夜驰。耶今宇宙过四海,一榻之外谁撑持。

却令猛士镇寰宇,安得长年在乡里。可怜创业垂统君,后使乾机付诸吕。

淮阴少年韩将军,金戈铁马立战勋。藏弓烹狗太逼迫,解衣推食何殷勤。

致令英雄遭妇手,血溅红裙当斩首。萧何下狱子房归,左右功臣皆掣肘。

还乡悲唱大风歌,向来老将今无多。咸阳宫阙亲眼见,不忍荆棘埋铜驼。

台前老人泪如雨,为言不独汉高祖。古来世事无不然,稍稍功成忘险阻。

荒祠古庙名歌台,前人巳尽今人哀。感激悲歌下台去,断碑春雨生莓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柯子

清代庄盘珠

白塔城边路,青山郭外楼。一驴驼去恰逢秋。莫为几枝杨柳、便生愁。

燕子都飞去,桃花尚在不。情怀怊怅酒旗收。依旧夕阳西下、水东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续闻李季章提刑舟到用前韵迎之

宋代项安世

今日何居忽鼎来,眉心黄气十分开。
青帘稳下东三峡,绣斧相逢两外台。
抱病拾遗修破帽,罢官陶令觅残醅。
未知千古龙山下,有此重阳盛事哉。

任希夷

眉州眉山人,徙居邵武,字伯起,号斯庵。任伯雨曾孙。孝宗淳熙二年进士。曾从朱熹学,熹称为开济士。宁宗开禧初,为礼部尚书,奏为周敦颐、程颢、程颐赐谥。进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寻提举临安洞霄宫。卒谥宣献。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