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宋代周邦彦

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相将散离会,探风前津鼓,树杪参旗。华骢会意,纵扬鞭、亦自行迟。
迢递路回清野,人语渐无闻,空带愁归。何意重红满地,遗钿不见,斜迳都迷。兔葵燕麦,向残阳、欲与人齐。但徘徊班草,欷歔酹酒,极望天西。(红满地 一作:经前地 斜迳 一作:斜径)
送别 写景 离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在河桥旁的亭中送别情人,久久惜别,深夜里弥漫着凉意,竟不知到了什么时分。残月曳着余辉远远地向西斜坠,铜盘中的蜡烛也即将燃尽,清凉的露水打湿了衣襟。临别前短暂的相聚即将散离了,探头听听随风传来的渡口鼓声,看看树梢上空参旗星的光影,已是到了黎明时分。那花骢马仿佛会解人意,纵使我扬鞭催赶,它也只是自顾慢慢缓行。
送别情人,我满怀离愁孤零零地踏上了归途,渐渐听不到渡口上那嘈杂的人声。原野上空旷清寂,归途竟是那么遥远寂静。我没想到再次来到当初与她分别的地方时,不仅未见她的一点遗迹,连偏斜的小路也都难辨迷离。低照的斜阳映照着兔葵、燕麦长长的影子仿佛与人相齐,我在那曾与她相偎过的草

赏析

  这首词调,创自清真。写离别情景,故能随意驰骋,而又与音调协合,具声乐美。

  词上片写送别,下片写别后之思。词中运用陪衬、反衬、熔情入景、化用前人诗文之语等多种手法,细腻曲折地写出了送别怀人的悲凄与深情。全词所表现的惜别、怀旧之情,显得极为蕴藉,只于写景、叙事、托物上见之,而不直接流露。

  起两句“河桥送人处,良夜何其?”写送别的地点、时间。时间是夜里,夜是美丽的,又是温馨可念的,故曰“良”;联系后文,地点是靠近河桥的一个旅店或驿站;用《诗。小雅。庭燎》的“夜如何其”问夜到什么时分了,带出后文。“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夜是露凉有月的秋夜。但送别情人;依依不舍,故要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因回忆曾有的一次送别而作的。周邦彦重游故地,想起过去的离别之情景,有感而作此词。其创作时间未详。  

参考资料:

1、 叶嘉莹 王强.周邦彦词新释辑评.北京:中国书店,2006:339-344
周邦彦

周邦彦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3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盘山

清代顾镇

嵯峨千仞蓟门山,谢屐当年迥未攀。百道泉光翻海窟,三盘地势接天关。

寻云何处高人隐,扶仗曾看御辇还。指点卫公临眺处,剑台零落藓花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雁塔(开元八年,清河傅岩题此诗于雁塔)

唐代解彦融

峥嵘彻倒景,刻峭俯无地。勇进攀有缘,即嶮恐迷坠。
窅然丧五蕴,蠢尔怀万类。实际罔他寻,波罗必可致。
南山缭上苑,祇树连岩翠。北斗临帝城,扶宫切太清。
餐和裨日用,味道懿天明。绿野冷风浃,紫微佳气晶。
驯禽演法要,忍草藉经行。本愿从兹适,方知物世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芍药·香清粉澹怨

唐代张泌

香清粉澹怨残春,蝶翅蜂须恋蕊尘。
闲倚晚风生怅望,静留迟日学因循。
休将薜荔为青琐,好与玫瑰作近邻。
零落若教随暮雨,又应愁杀别离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墨竹四首 其四

元代刘崧

何年裁箨冠子,此日见锦䙀儿。自是金鸣玉润,不愁雨打风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寿元相赵濲师 其二

明代张萱

延禧昭代领诸侯,剑履风云最上头。观洛有图来瑞鸟,中天望气拥青牛。

化调大匕归商鼎,祉锡元圭敛禹畴。鱼水君臣原万历,功成何必赤松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赵仁甫招饮平远台

明代佘翔

一尊与客醉孤亭,槛外群峰似列屏。最爱风流招白社,还看斗气射青萍。

秋深台馆花争发,月落江城酒未醒。寂寞从人嘲不解,侯芭已识太玄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葵花

明代朱诚泳

花开如木槿,照水更依墙。淡白偎深紫,轻红间浅黄。

倾心臣职分,注意道家装。肯被铅华涴,随风近紫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洛阳春 寒夜同王惟夏、叶九来、李武曾、饮家华隐兄寓斋,用六一居士韵

清代徐釚

霜浓烟瓦寒鸦语。惹炉烟频炷。酒香易水爱燕山,红滴槽床雨。

羊裘不暖犹添絮。乱乡愁无绪。荆高市上且弹丝,问屠狗、曾逢否。

周邦彦

周邦彦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