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感兴

宋代吴龙翰

百事谋何拙,一閒梦亦清。
定交毛颖子,结怨孔方兄。
鹤影云烟瘦,蝉声风露轻。
寸心虚白久,蜕骨待丹成。

吴龙翰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18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砚歌

宋代单人耘

昔我徘徊深巷北,买此端溪一片石。归来濡笔作山水,风雨满窗苍烟湿。

墨华乍褪古井波,洗出半泓秋水碧。始惊所遇非凡品,流落市肆人不识。

中心润美气舒舒,边缘裂缺层层渍。既无头角显峥嵘,又无文字见朴质。

默不言兮唯臆对,茫然不知何代物。岂是女娲补天时,体非五色遂弃置。

抑是文山歌正气,身无玉带难提掖。恐是苌弘千载血,沉入水底化赭赤。

朝朝瑰丽幻云霞,夜夜呜咽神鬼泣。鸟欲衔之东填海,屹然不动徒叹息。

从兹精怪渐泯灭,冥顽浑噩堕尘籍。问石石不言,若言当曰“否,君之秉性诚云厚,君之所见亦鄙陋。”

踏天磨刀割紫云,长吉警语玄机漏。吾乃天上绛石仙,云海苍茫遨宇宙。

闻君诗句吐烟霞,飘至人间为君寿。佐君笔墨期酣饱,示君法相戒驰骤。

石破天惊造意奇,陆离光怪枝华茂。或则蕴藉耐摩挲,琴温剑冷风露秀。

二者得兼融一体,中边妙理参能透。参能透,子可图。

勉吾子,莫负吾。虽无虫蛀纹,宋诗刻露误晚村。又无鹧鸪斑,散公老去手半残。

更无鸲鹆眼,微凹犹贮水清浅:人生悟此自可得,何必砺吾面兮膏君墨。

嗟乎石友石友吾知罪:恬澹自如斯为贵。矜伐攻心心憔悴,聪明反被聪明累。

心閒若抱白云游,秋深暇共霜林醉。止诗止画止憎爱,缄默如汝应百岁。

何为夜半作长歌,思潮汹涌竟无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戴通乾六首 其四

宋代陈景元

妙技不示人,秘密怀其宝。皇天实爱才,坐使趋庭燎。

爰携宓子琴,远治祝阿道。白月照高城,流光惊四表。

龙蜕弃金鳞,凤栖远凡鸟。一语不相能,甘心办枯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碧溪上人别

唐代李远

欲入凤城游,西溪别惠休。色随花旋落,年共水争流。
客思偏来夜,蝉声觉送秋。明朝逢旧侣,唯拟上歌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孙威敏

宋代岳珂

有文事,有武备,公之笔札蔚然可占也。兵凶器,战危事,公之此事非直一谦也。

以公之才,持必胜之策,而于顾虑独如此其严也。

嗟今之人,万一不逮,谈伊吾,望天山,乃抵掌而奋髯也。

尔言则轻,民之歼也。好谋而成,视吾奁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沈周八景图 其一 姑苏台

明代皇甫汸

瑶台高起阖城西,下瞰胥涛烟草萋。歌舞尽随麋鹿散,月明惟有夜乌啼。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乐清道中

明代杨旦

移文先报雁山灵,暂谢喧嚣向此行。盛境也须游历遍,莫教风雨妒春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洞仙歌

宋代蔡伸

莺莺燕燕。本是于飞伴。风月佳时阻幽愿。但人心坚固后,天也怜人,相逢处、依旧桃花人面。
绿窗携手,帘幕重重,烛影摇红夜将半。对尊前如梦,欲语魂惊,语未竟、已觉衣襟泪满。我只为、相思特特来,这度更休推,后回相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 其三

清代赵我佩

紫陌吹箫唱卖饧。江南春色可怜生。杏花寒食雨清明。

芳径倦飞三月絮,绮窗愁听一声莺。断肠心事故园情。

吴龙翰

  吴龙翰(1229—?)字式贤,号古梅,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度宗成淳中前后在世。师方岳,咸淳中贡于乡,以荐授编校国史院实录。咸淳四年(1268)十月与鲍云龙、宋复一等三人,自带干粮,费时三天,涉足丹崖,登上了黄山莲花峰峰顶,并写下《黄山纪游》。吴龙翰所著《黄山纪游》,为现存最早游莲花峰的文字。德祐二年(1276)乡校请充教授,寻弃去。家有老梅,因以古梅为号。尝为之赋。龙翰著有《古梅吟叶》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