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诸公送行分韵得驱字

宋代李弥逊

儒生自信一束书,持以游世触事迂。
十步倒行一步立,公家不辨私家臞。
壮无早计老更拙,宜去不去饥所驱。
春风力回俗士驾,政恐猿鹤讥逃逋。
灯前酌酒赖公等,一笔未彻还送予。
飞接双翼送好语,似欲挽我联冠裾。
那知物理有不可,欲置万里笞黔驴。
人言此云无此雨,安用吻舌劳分疏。
筠山如盘溪如愚,区有反芋水有鱼。
颉羹赤脚踏长须,醉步密竹交相扶。
绝知君家一事无,肯为老翁聊巾车。
古人命驾成斯须,已催小槽压真珠。
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94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后园作回文诗

南北朝萧绎

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馀拂戏鸟,树密隐鸣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九月麌令伐我墓柏二株

清代顾炎武

老柏生崇冈,本是苍虬种。何年徙灵根,幸托先臣垄。

长持俊彫节,久荷君王宠。岁月骎骎不相待,汉畤秦宫一朝改。

刳中流涕要名材,乍拟相将赴东海。发丘中郎来,符牒百道声如雷。

斫白书其处,须臾工匠来斤锯。持锯截此柏,柏树东西摧。

却顾别丘垄,辛苦行不辞。君不见泰山之庙柏如铁,赤眉斫之尝出血。

我今此去去为船,海风四面吹青天。秉性长端正,不敢作怪妖。

东流到扶桑,日月相游遨。去为天上榆,留作丘中槚。

传与松楸莫叹伤,汉家雨露弥天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东行吟 其四 京口招隐山

清代陈忠平

山偏即招隐,何必更崔巍。林出紫檐角,磴披青藓衣。

琴心悬壁古,花影簇烟微。绝好读书地,王孙去不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溪与幼遐、君贶同游(时二子还城)

唐代韦应物

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沉沉水容绿,寂寂流莺歇。
浅石方凌乱,游禽时出没。半雨夕阳霏,缘源杂花发。
明晨重来此,同心应已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罗峰郊坛一首

明代谢迁

万世承祧归圣哲,一时匡弼备公孤。嘉谟入告君无忝,尸素优游独愧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长安十首 其二

明代俞彦

长安忆,其次忆苍蝇。十万八千随处是,囋头嘬耳又呼朋。

佛见也须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今昔行送袁荆州丈

明代王世贞

十载之前颇能忆,与子跌宕长安陌。人间快事无不有,一醉两见东方白。

我歌若舞各自爱,日居月诸非所惜。边尘一夜动蓟门,汉殿三秋问军檄。

趋曹自是小臣分,扼腕岂仗书生力。陈卿已赋蜀道难,吾亦思从季鹰策。

事往那能计容鬓,时来且办生毛翮。只今子作荆州守,列牙横纛驱前后。

荆州小儿骑竹马,吏人花间互奔走。游刃理解万事无,抱牍丝棼片言剖。

十日不治一日尽,狱市岂足妨杯酒。雄风昼接梦泽长,壮气涛连峡江吼。

都门把鞭话今昔,红尘萋迷万杨柳。子若秋登落帽台,座上得少王生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硖石寺闻系猪明不能食

宋代葛胜仲

夜闻刺豕声,哀号欲趋死。黎明肉入馔,念之难启齿。

口腹我可赊,性命彼所恃。右军惋烹鹅,东家嗅供雉。

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