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陇头歌辞三首

南北朝佚名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
念吾一身,飘然旷野。

朝发欣城,暮宿陇头。
寒不能语,舌卷入喉。

陇头流水,鸣声呜咽。
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
陇山的流水,流离了山下。想着我孤身一个人,翩然走在空旷的野外。
(二)
早上从欣城出发,晚上睡在陇山。冻得说不出话来,舌头都卷进了喉咙里。
(三)
陇山的流水,也发出呜咽的鸣声。遥望着秦川,心肝都要断绝了。

注释
《陇头歌辞》为“梁鼓角横吹曲”之一。《乐府诗集》载三首,写游子漂流在外的痛苦心情。
陇头:陇山顶上,一说陇头(平凉、庆阳的一带)古代陇山指六盘山。甘肃省简称为“陇”,这个陇由古代“陇山”而来,因为前人习惯上称平凉庆阳两区为陇东。天水为陇右,

赏析

  由于南北朝长期处于对峙的局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方面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南北朝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情调与风格。南朝民歌清丽缠绵,更多地反映了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生活;北朝民歌粗犷豪放,广泛地反映了北方动乱不安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风习。

  汉唐四朝,前后十朝,长安之名真正是名声赫赫,以至在唐以后长安成了国都的代称,李白《金陵》诗说:“晋朝南渡日,此地旧长安。”称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城金陵为长安,实即今江苏南京。长安位居关中的中心,它的地理形胜于天下独居第一。

  关中周围群山环抱,东有华山、崤山,西有陇山,南有终南山、秦岭,北有洛水东西的黄龙山、尧山和泾水两岸的嵯峨山

  

创作背景

  山川风景是没有感情的,但登山涉川、观览景色的人却有感情;人们常常触景生情,每每借歌咏抒发。北朝西行服役的人们翻越陇头分水岭时,瞻望前程、回顾家园时感伤命运歌唱悲凉,这三首《陇头歌辞》便是当时劳动人民所传颂的。  

参考资料:

1、 梁权伟.中国历代诗词名篇鉴赏 上.呼和浩特市: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3年:83-84页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丹阳道中

金朝李龏

漠漠野田空草花,柳塘烟起日西斜。村园门巷多相似,竹里缲丝挑网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曹侍郎讣唁太博大孝

宋代释居简

去酌孤山六一泉,吟邀两衲簉诸贤。郎君拾芥登科后,老子惩奸去国前。

鬓自侍郎班里白,官从天子学中联。半轮不死峨眉月,还乡沧浪阔处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黄户曹投赠二首

宋代刘克庄

羞问胡奴乞米炊,君恩朴断老儋祠。
蚤赓殿阁微凉作,晚课田园杂兴诗。
洛下共游无在者,岩头末句欲传谁。
天公别有相裨补,素发星星两鬓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至天津一首

明代黄省曾

天津渡口海潮生,远树微茫片月明。帆影初收芳草岸,金钱买酒直沽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勘灾 其三

清代周凯

一片平芜满目荒,雨馀及早种高粱。村无榕树连阴碧,路见蒲英几朵黄。

花屿前头难寄碇,竹篙湾里好归航。北埼渺渺尤横绝,铁皮沙遮吉贝乡。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上元宰梁之仪承议

宋代王安石

白下有贤宰,能歌如紫芝。
民欺自不忍,县治本无为。
风月谁同赏,江山我亦思。
粉墙侵醉墨,怊怅绿苔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西江月·暖日江南梅柳

宋代崔敦礼

暖日江南梅柳,春风堂上笙歌。满斟醽醁笑声哗。再拜千年寿嘏。清健非缘服玉,红颜不是苍霞。仙姿福禄自无涯。要看沧溟绿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遇乐

元代梁寅

年少羡君,有如琼树,相见何晚。虎瞰山前,轻船同载,正桂花香满。

封溪一夕,孤篷听浪,又趁朔风遄返。计行藏、只堪一笑,怕令白鸥惊见。

君如管辂,聪明夐异,能道山翁奇蹇。绛阙蓬莱,人间天上,翘首仙凡远。

何时访我,竹溪松壑,尽有白云堪玩。写长怀、且寄南飞秋雁。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