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诗均有象征的意思,因为语言文字本身就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隐喻系统。隐喻的基础即人与自然的基本相似性。诗人总是不厌其烦地幻想我是树,是蝉,是鸟,是云等等,企图通过忘我、脱我、化我而与世界合一。隐喻建立在双重或多重存在之上,诗人喻自己为蝉,就是把另一种经历或活动,即把蝉的生存过程与特性加在真实的生活领域中,意味着真实中的虚幻,虚幻中的真实。像蝉一般象征廉洁、清高、悲哀。古人以为蝉栖高树,声高远,以晨露为食,蝉也就成了“清高”、“廉洁”的代名词。蝉一生十分短促,深秋天寒,蝉声哀嘶,逐渐死去,故而总被用来表达悲秋情绪。
刘勰说过一句言简意赅的话:“比类虽繁,以切至为贵。”隐喻虽多种多样
华烨烨,固灵根。神之斿,过天门。车千乘,敦昆仑。神之出,排玉房。
周流杂,拔兰堂。神之行,旌容容。骑沓沓,般纵纵。神之徕,泛翊翊。
甘露降,庆云集。神之揄,临坛宇。九疑宾,夔龙舞。神安坐,翔吉时。
共翊翊,合所思。神嘉虞,申贰觞。福滂洋,迈延长。沛施佑,汾之阿。
扬金光,横泰河。莽若云,增扬波。遍胪骧,腾天歌。
结陈背南河,指顾望城北。冠军申号令,谓彼是劲敌。
今朝一战在,有国与无国。但得社稷存,此命不足惜。
风云为动色,士卒为感激。奇正遽雷合,横冲奋霆击。
雌雄势未决,忽忽日将匿。以剑指羲和,挥戈呼天日。
天地有情时,敢乞饶一掷。貔虎张空弮,搏战到昏黑。
忽焉如海泄,声震裂区域。对面不见人,何许不追袭。
平明案战所,涧壑尽平碛。毕贺雪前耻,有力于王室。
拜诏未央宫,哀恳辞封邑。五湖旧烟景,先师有遗迹。
水淀浩无涯,东西连滉瀁。平时水不风,波面平于掌。
夏日菡萏开,尤令烦襟爽。吾生惜景光,行乐及时往。
载酒挈良朋,中流荡轻桨。翠盖与红衣,一望渺且广。
人在镜中游,花从尘外赏。水清见游鱼,丛密难下网。
一曲采莲歌,临风散清响。玩久不知疲,坐看纤月上。
地黄饷老马,可使光鉴人。吾闻乐天语,喻马施之身。
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
沉水得稚根,重汤养陈薪。投以东阿清,和以北海醇。
崖蜜助甘冷,山姜发芳辛。融为寒食饧,咽作瑞露珍。
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