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拟挽歌辞·其三

魏晋陶渊明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感慨 人生 生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茫茫荒野草枯黄,萧瑟秋风抖白杨。
已是寒霜九月中。亲人送我远郊葬。
四周寂寞无人烟,坟墓高高甚凄凉。
马为仰天长悲鸣,风为萧瑟作哀响。
墓穴已闭成幽暗,永远不能见曙光。
永远不能见曙光,贤达同样此下场。
刚才送葬那些人,各自还家入其房。
亲戚或许还悲哀,他人早忘已欢唱。
死去还有何话讲,寄托此身在山冈。

注释
何:何其,多么。茫茫:无边无际的样子。
萧萧:风吹树木声。
严霜:寒霜,浓霜。
送我出远郊:指出殡送葬

创作背景

  陶渊明一生究竟只活了五十几岁(梁启超、古直两家之说)还是活到六十三岁(《宋书·本传》及颜延之《陶徵士诔》),至今尚有争议;因而这一组自挽的《拟挽歌辞三首》是否临终前绝笔也就有了分歧意见。   

参考资料:

1、 郭维森 包景诚.陶渊明集全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255-262
2、 吴小如 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598-601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134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献陵陪祀

宋代邓林

清溪百尺玉为桥,桥下行行辇路遥。天设山河多壮丽,宸游宫阙更岧峣。

丕承正拟尊周武,遐寿徒闻祝帝尧。落尽微臣哀痛泪,西风松柏雨潇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夕寄兄长

宋代孔平仲

南北万里道,兄弟隔年别。嬉鸾双翱翔,病马只羁绁。

友关危坐久,顾影愁肠绝。清夜不可晨,吟残半窗月。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李月海卷 其一

元代卢琦

皎皎明月光,浩浩海水深。明月常在天,海水无古今。

人生穹壤间,百年漫浮沈。所以李月海,炼丹瑞岩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石门寨见长城遗址

明代祁顺

匹马冲风晓气寒,边营东北近雄关。行经一舍崎岖路,看尽千重紫翠山。

茅屋烟迷红树远,石城云锁戍楼闲。秦人遗筑俱零落,满眼兴亡感慨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升天行

明代李梦阳

市居苦烦溽,陆暑怀清波。缅思溪壑侧,丹崖卷曾阿。

仙人挂树下,窈窕攀青萝。我独尘歊内,营营欲如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暮遣怀

清代何佩玉

多病惜慈亲,春寒费调护。卅载菲盐劳,怡然甘守素。

两鬓早如霜,双眸半遮雾。感此伤寸心,无言倚庭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乙丑仲夏,挈眷归江城,寄居毗巷,重九后迁归老宅因写东篱图以纪事七首 其四

清代陈式金

安贞抱璞若前因,去饰除华风景真。勿谓荒园空四壁,满庭花木未全贫。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题阎 其四

宋代周紫芝

属玉双飞下绿蒲,小溪分水照林庐。疏泉漫作江湖意,不种封君万尾鱼。

陶渊明

陶渊明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