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太傅李康靖公挽歌三首 其三

宋代韩维

烜赫三台责,优游二品终。干时身有尽,报国意无穷。

事业传青史,英灵峻紫嵩。輀车隔攀恸,悲泪洒秋风。

韩维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10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所思

唐代李中

解佩当时在洛滨,悠悠疑是梦中身。自从物外无消息,花谢莺啼近十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草堂村寻罗生不遇

唐代岑参

数株溪柳色依依,深巷斜阳暮鸟飞。门前雪满无人迹,应是先生出未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归途过铜官山

宋代戴炳

山径崎岖落叶黄,青松疏处漏斜阳。鸣禽无数声相应,一阵微风野菊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舟中枕上

宋代顾逢

官塘来往纤纷纷,月入疏篷漏碎纹。
数尽寒更天未晓,两三声雁枕边闻。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发军营坞

宋代李易

褰裳涉流水,倚水送归云。海角春潜到,山腰路忽分。

伏龙应厌睡,飞电骇论文。鹳雀知机早,翻然不待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永嘉孔正夫生时父母年五十及登第则九十余矣正夫养志不仕明年父母皆死追念不忘为作此诗

明代郑真

朱颜白发寿期颐,喜看贤郎射策归。天上恩除承紫诏,堂前欢笑舞斑衣。

椿萱惨惨星霜变,莪蓼哀哀涕泗挥。幸际圣朝新孝理,征书行复下丹扉。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步明月山因睹荒凉遂沮游兴

明代谢榛

荒山白草路盘盘,却忆仙家倚石栏。落日疏烟秋色好,玉清阁上几回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离彭婆值雨投临汝驿回寄张九屯田司录

宋代欧阳修

投馆野花边,羸骖晚不前。
山桥断行路,溪雨涨春田。
树冷无栖鸟,村深起暮烟。
洛阳山已尽,休更望伊川。
韩维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