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奉答张寺丞再招游薛园

宋代韩维

名都富游践,所历多异境。
贪奇事穹览,一过不再省。
兹园独勤来,三尽昼刻永。
目清林叶净,耳快石泉冷。
如钱拾蟹壳,比针玩鱼影。
苦耽幽事乐,常使归思耿。
再招发新章,吾驾促当整。
韩维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107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赵松雪竹石

明代龚诩

旧宋王孙元学士,草堂心事玉堂身。笔端写出江南意,落日西风为怆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积翠楼

宋代曾季貍

手扪霄汉摘天星,脚踏丹梯最上层。
须信神仙足官府,能令鸡犬亦飞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文与可画竹

宋代谢薖

我昔居西园,手植竹数个。凛然如德友,节行不敢破。

朝吟玩霜枝,夜闻萧瑟清。风吹一旦忽不见,似觉尘土污人衣。

朅来翠云麓,日唯见山不见竹。虽云山气日夕佳,尚恐无竹令人俗。

昨得与可画,自归尘壁挂。门开风动之,如枉故人驾。

对山看画信不恶,何人更觅扬州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陪溪南隐君入山玩竹十二韵

元代刘崧

涉溪弄芳鲜,临岸得嘉荫。始缘一径微,稍入万壑深。

建戈直如刺,攒幄密方纴。杀青脱工削,镵笋出庖禁。

翠怜秋雨洗,碧爱寒水浸。草柔地堪席,苔净石宜枕。

沉沉惊瞑合,洒洒觉凉沁。歌风便鸟憩,垂露惬蝉饮。

鸣笙虚可窍,扶老坚足任。延秋思纵揽,占地欲豪赁。

一区聊有营,千亩得无甚。愿从此君咏,请斥俗士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天仙子 其二

清代毛奇龄

玉茧牵丝缠宝帔。当胸绣出承恩字。朝朝独自捲衣裳,蜥蜴尾。

长绕臂。谁识床头有龙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久雨即景

清代梁德绳

半月溟濛雨未晴,閒阶如绣绿苔生。亚枝花蕊寒犹禁,出谷莺簧啭尚轻。

压树黑云飞不起,栖檐冻雀喑无声。屏山徙倚春游寂,拨尽炉烟梦亦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朗公节帅为余营室阿城之旁筑圃数亩以资种菜作此奉谢

清代施补华

我生四十载,赁屋苕溪皋。寸土非我有,愧彼墙上蒿。

蝎来走秦陇,旅舍悲寂寥。安知万里外,享此堂宇高。

暖日辉重檐,微风通疏寮。白翻一渠水,翠拂千柳条。

谁为经营之,大将拥节旄。高牙罗壮士,广厦留吾曹。

平生九九术,宁足虚席招。正当自隗始,适馆多英髦。

公家西子湖,百顷堆烟涛。楼台亦未起,惜哉戎马劳。

侧想功成归,岸帻湖上桥。访公话西事,一系苕溪桡。

阿城富蔬果,薄采堪盈筐。手足劳有获,食之尤味长。

我既居此屋,堂户生辉光。还乞数亩地,树艺屋之旁。

引水别筑渠,垒土旋成墙。帐下貔虎士,畚锸十日忙。

默计斯圃成,耒耜我手将。人苋紫成列,兔葵青分行。

豆棚接瓜架,络纬鸣宵凉。在昔英雄人,闭户时晦藏。

辛苦学种菜,猛志仍飞扬。我固非其徒,聊辟蓁芜荒。

力耕无寄托,实事求充肠。赋命况穷薄,福泽宜自量。

终朝饱鱼肉,无乃天所殃。我郡勤育蚕,亦复识其方。

父老倘顾问,尚能言种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周国博不赴重九饮会见寄二首 其一

宋代赵抃

嫩菊浮香酒泼醅,命俦欢饮郁孤台。如何兴会翻为恨,为欠车公一到来。

韩维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