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生查子·远山眉黛横

宋代张孝祥

远山眉黛横,媚柳开青眼。楼阁断霞明,帘幕春寒浅。
杯延玉漏迟,烛怕金刀剪。明月忽飞来,花影和帘卷。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远山好似女子的眉,黛色深深,柳枝好似女子睡眼初睁,饶有媚态。时间推移,阁楼中昏昏暗暗,初春的浅浅寒意穿透幕帘。
酒杯嫌漏壶滴漏的太慢,蜡烛害怕再被剪刀剪去烛芯。突然明月升上夜空,将那映照在帘幕上的花影连着帘幕一同卷起。

注释
生查子: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尊前集》注:双调。元高拭词注:南吕宫。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远山眉黛横:化用晏几道《生查子·远山眉黛长》“远山眉黛长”句。
延:嫌弃。

参考资料:

赏析

  这首词是写一位女了从傍晚到深夜的春愁。主人公的感情与周围环境自然融合,风格清婉淡雅,读时须细细体味,久而方知其味。

  上片写傍晚。

  开头二句写环境同时暗中引出人物。《生查子》是个小令,形式宛如两首仄韵的五言绝句,篇幅短小,不能尽情铺叙,用笔务须精神。因此它在描写景物的同时即照顾到人物,抓住主要特征,勾勒几笔。远山以眉言,杨柳以眼说,便是抓住未出场的女主人公最传神的地方加以暗点。远山,是古代一种画眉的式样。《西京杂记》卷二云:“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宇文氏《妆台记》还说因受卓文君影响,时人效画远山眉。“媚柳开青眼”,本谓柳叶初生,细长如人之睡眼初睁,饶有媚态。元稹《生春

  
张孝祥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69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天庆观碧玉堂

宋代龚准

清晓叩玄关,忧时鬓已斑。
何如闲道士,隔竹看君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越调】小桃红_当时罗帕写

元代周文质

当时罗帕写宫商,曾寄风流况。今日樽前且休唱,断人肠,有花有酒应难忘。香消夜凉,月明枕上,不信不思量。

彩笺滴满泪珠儿,心坎如刀刺。明月清风两独自,暗嗟咨,愁怀写出龙蛇字。吴姬见时,知咱心事,不信不相思。

咏桃

东风有恨致玄都,吹破枝头玉。夜月梨花也相妒,不寻俗,娇鸾彩凤风流处。刘郎去也,武陵溪上,仙子淡妆梳。

群芳争艳斗开时,公子王孙至。邀我名园赏春思,探花枝,任君各自簪红紫。诸公肯许,老夫头上,插朵粉团儿。

偏嫌桃杏染胭脂,我爱丁香口。恨杀蔷薇有多刺,怨垂丝,梨花带雨伤春思。海棠过了,茶蘼开遍,都不似粉团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苏幕遮 白告友人

金朝王哲

正青春,红貌聚。若肯回头,这下分明觑。愿得回头心早悟。与道为邻、也处逍遥所。善缘来,恶缘去。搜见真容,知向灵台住。七座门开通的祖。跳出之时,便入长生路。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观察俞丈汝成八韵

明代王世贞

宦迹乾坤满,归悰日月偏。罢谈云梦猎,欢拥雪儿眠。

声酒雄心好,园林胜事专。删诗备九代,为乐及当年。

月树传清响,风花杂委钿。庚申尸入谮,单阏鵩来旋。

佩黯金鱼色,筝迷铜雀烟。西州门外客,支策诵遗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金陵怀古 其二

清代刘文炤

霜草芒鞋访旧京,景阳回首泪纵横。埋金未必成秦厌,销铁安能御晋兵。

自古山川难恃险,从来花鸟易伤情。南朝过眼繁华尽,倚杖长干看月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春

宋代晁端礼

络纬催凉,断虹收雨,庭梧报秋。绕郡城、千顷烟波绿,正鱼肥酒美,名冠东州。芰荷风细,蒹葭烟淡,宛在潇湘南岸头。凝望处,似桃源洞口,初泛兰舟。
贤侯。酝藉风流。向庭讼闲时多宴游。有信陵家世,梁园客右,才华高掩,沈谢何刘。政声朝奏,除书夕至,即看归趋丹凤楼。须眷恋,况新堂莹澈,好共迟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曾谹父还朝十首 其七

宋代曹勋

诗源正嗣江西派,句律先空冀北群。从此金门玉堂去,好将雅颂启吾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泉德生仲章梅叔章周仪之皆次余韵题庐山图再次韵以谢

元代袁桷

海郡列戍连沙洲,榆柳插戟摇清秋。拟从京国洗氛瘴,黄尘复作烟花浮。

西山紫翠不可望,但讶积雪如明鸥。爱君寒斋之画幅,潇洒不写人间愁。

胸中丘壑我岂少,奈此磊嵬难为收。宣城诗法挺二妙,炯若玉瓒盛黄流。

永兴天机爱神俊,碧眼一顾群无留。千年周子古风月,衮衮亦散空中沤。

乾坤无言混沌凿,颇怪我辈劳镌搜。沈冥天台老仙伯,清坐自与庐山酬。

天青无人月色古,缥缈五老疑骈头。功名营身旋蚁磨,刍豢得意崇糟丘。

何当相从老其下,酿酒一醉黄金舟。

张孝祥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