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佚名
鲍氏骢。三人司隶再入公。马虽瘦。行步工。
包山谣
先秦:佚名
送钱唐路少府赴制举
唐代:皇甫冉
次通守韵题和政堂
唐代:王质
搀天高柳意堂堂,柳外山长水亦长。百尺冰壶清彻底,一川云锦烂生光。
暂看属玉摇波影,速驾麒麟入帝乡。宣曲宜春骖辇路,上林风味薄沙棠。
又以永锡难老为韵 其三
宋代:刘一止
采采黄菊英,秀色真可餐。泛之清霞觞,荐以白玉盘。
我欲持寿公,助发凌风翰。天地炯在眼,一举非公难。
岁序
宋代:朱弁
岁序忽将晏,节旄嗟未还。低云惨众木,寒雨失群山。
丧乱关诗思,讴谣发病颜。梦魂识旧隐,时到碧溪湾。
拟四季归田乐四首 其三 秋
元代:张养浩
黄云亘郊野,农力今有功。兹乃民之天,治理根其中。
我虽未及粒,已觉饥肠充。田头父老过,击壤今岁丰。
自愧无寸积,坐享雍熙风。秋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
气澄天宇高,心寂尘累空。木落山献体,波缩沙留踪。
遐兴何悠悠,迅景何匆匆。俯仰田舍底,或能保初终。
归来即事再用前韵寄霍东崖元方(四首)
明代:宋讷
酬杨伯洪
宋代:曹彦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