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颂古一百首 其二

宋代释智愚

有三尺剑可以谒赵国,无千里眼难以见悬丝。巍巍堂堂,三界大师。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51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合花 护花

清代顾翎

宝帷围香,雕阑贮玉,梨花双锁娇云。嫩寒初褪,妆成钿阁笼晴。

裁鸳绮,绣星辰。倩护他、香雪缤纷。莫教那、残烟疏雨,狼藉散芳尘。

韶华最易飘零。料也怯、廿番风信。珠泪莹莹。缃桃瘦损,不禁清露销魂。

描凤牒,费泥金。写璚笺,谣寄蓉城。倩东君、玉箫声里,留住春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自得 其六

元代李道纯

日用别无事,维持一己诚。静中调气息,动则顺人情。

晦德同其俗,含华不显明。真闲真乐处,常静与常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芦台四景 其四 天妃池桥

明代马政

一川宫柳绕雕栏,浓碧浮空迥接天。借问生仙人去后,果曾亲到玉皇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谒方正学祠遂至寿池山房 其一

清代潘德舆

建康郭外万山合,木末一亭依太清。老子间游多古意,大忠余愤作江声。

春秋事不部家国,师友伦原共死生。草草六朝同传舍,词章几辈是时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寒食雨中独过法源寺

清代赵怀玉

微雨初停萧寺车,高轩乘兴过谁家。东风连日颠狂甚,未到清明已落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乌鲁木齐杂诗之游览 其十七

清代纪昀

桃花马上舞惊鸾,赵女身轻万目看。不惜黄金抛作埒,风流且喜见邯郸。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临湘奉议孙敷山归田十咏 其四

宋代徐经孙

咸淳天子怜臣老,紫殿清华极邃情。赋禄玉隆真昼锦,有时听得步虚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首夏而有秋意

宋代李曾伯

才过清和候,凄然感旅怀。新蛩吟古砌,落叶满前阶。

榴火春仍驻,槐屯午自佳。凭诗记风土,归以语朋侪。

释智愚

释智愚(1185年—1269年),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