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江子我归严陵

宋代张元干

久客惊秋晚,怀归更送君。
乱来俱避地,老去惜杂群。
山阁杯浮菊,江城雁度云。
行行经钓濑,时事不须闻。
张元干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52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友生

唐代齐己

风骚情味近如何,门底寒流屋里莎。曾摘园蔬留我宿,
共吟江月看鸿过。时危苦恨无收拾,道妙深夸有琢磨。
凉夜欹眠应得梦,平生心肺似君多。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詹世显老丈舂米为赠时有张老之携其父诗求月

宋代杜范

归来两见春载耜,老矣陈人愧髦士。
书生活计常若拙,瓶粟屡空固其理。
石庄好义无不为,独将饱腹念朝饥。
担只赪肩米叩户,要转儿啼成欢嬉。
此赐何敢望此老,况有新诗非草草。
再拜为之惊且惭,锦章玉粲斗新好。
我贫犹有稻粱谋,更有贫士需麦舟。
为君乞与君然否,乐施曷计谁家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重九登高

明代李之世

山期不约同,九九敦嘉节。兹辰虽云迈,时芳尚可悦。

薄言展燕游,欢赏偕时哲。冠履既骈辏,尊罍亦互挈。

崇冈才登践,遂乃凌巀业。孤亭踞其胜,空翠若可撷。

苔石随所据,区豆离离列。风萝入杯影,菊蕊亦纷缀。

游情竟日晡,猿鸟助清切。馀花插帽檐,归路穿松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大雪李苗二鍊师同诸子过谈竟日

明代释函可

莫怨崎岖屐齿艰,但逢好友足开颜。囊中谩说长生药,且得浮生一日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元夕午门观灯应制 其四

明代金幼孜

御前百戏许都陈,灯市繁华五夜春。綵队行行分次第,一回歌舞一回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泊近渔舟有感

明代丘浚

渔舟何处泊,浅水荻花边。风月全家乐,江湖到处田。

烹鱼邀贾客,乞火与邻船。自笑谋生拙,临渊却尔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黄谷原均

清代法式善

长安画士称三朱,黄生卖画来京都。促膝已觉气潇洒,下笔忽见云模糊。

结交只有严芗府,历下亭边听秋雨。卸驴先访净业湖,百顷莲花数声橹。

打门同醉西涯斋,蔬笋登盘苔上阶。夜深谁遣鬼神入,床头壁上生烟霾。

二客据案各狂笑,放笔为之非意料。当场许吐胸中奇,大叶粗枝出神妙。

望古我为人材愁,此画何减寅与周。飘泊淮海同沙鸥,有才无命将焉求。

清风明月随处有,白云在天笔在手。鹤可僮兮僧可友,我尚随人呼漫叟。

得钱便买菱与藕,三朱邀来同酌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州送李侍御归东洛

唐代方干

独乘骢马去,不并旅人还。中外名卿贵,田园高步闲。
暮春经楚县,新月上淮山。道路空瞻望,轩车不敢攀。
张元干

张元干

张元干(1091年—约1161年),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张元干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