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僧问四料拣因而颂之 其三

宋代释守卓

人境两俱夺,倒转舌头说。四句若为分,昙花生枯蘖。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16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古别离五首·竹庄苏筠州

宋代白玉蟾

彼美幽汀兰,开花满国香。
怅无与同心,隔水遐相望。
皓月泽清姿,凉风怜幽芳。
不及见妆台,委之田舍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李克隽主事还京

元代刘崧

我去兵曹已隔年,喜逢佳士向幽燕。简书报政无稽事,翰墨名家有世贤。

古道风高尘扑马,官河冰暖水生烟。遥怜百尺津头柳,总解垂丝拂画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河中八咏 其七 杨惠之维摩像

元代赵秉文

一默传心已失机,更求形似转成痴。至今遗像兀不语,犹似当初问法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凯旋诗 其七

明代金幼孜

铁骑长驱蹴塞云,扫清沙漠荡尘氛。从今边籞无烽燧,圣武神功荷至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侍游西苑应制 其七

明代杨士奇

频奉纶音近御床,圣情无已念先皇。从臣总是先朝旧,叠赐金壶白玉浆。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樱桃

明代朱诚泳

来青楼下雨过时,火齐累累满翠枝。无数匀圆讶相似,秪应樊素是相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谢公墩一首

明代黄省曾

往时王与谢,命驾冶城游。千载闻遐想,二公今古丘。

同心有李白,异代仰风流。感激生青草,予来空复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采桑子 晚秋同程松门汎舟红桥登平山堂

清代厉鹗

重阳过也成虚负,赖有诗仙。肯作延缘,人与黄花共一船。

沿堤转尽垂杨路,水影桥边。山影樽前,画出伤秋雨后天。

释守卓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