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洪浩父
太学何蕃且一归,十年甘旨误庭闱。休辞客路三千远,须念人生七十稀。
腰下虽无苏子印,箧中幸有老莱衣。归期定约春前后,免使高堂赋式微。
洪浩父
洪浩父,名不祥,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淳熙三山志》卷二六)。一作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类说》卷一八)。生活于仁、英、神宗三朝。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引《上庠录》。► 1篇诗文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唐代:孟浩然
句 其一
宋代:赵祯
寒儒逢景运,报德合如何。
送薛推官诗
元代:杨维桢
教谕许君置酒藏书阁有怀融堂钱先生
明代:程敏政
登高元不为伤离,雨后溪山一倍奇。野寺晴岚随画出,石林残照与诗宜。
醉呼豆荚供新茗,閒扫苔花读旧碑。前辈风流谁复在,百年融老是吾师。
寄仲郛
清代:姚鼐
天外思将新岁酒,雪中同醉故人家。折梅忆客楚江远,冻竹闭门山郭斜。
春昼锄犁无素业,少年词赋共青霞。长安沟柳看垂发,直恐相望到鬓华。
和任昌叔寄终南之什
宋代:周行己
少陵作者今卓尔,彭泽一觞意何已。诗工酒逸觉有神,此理浪传嗤俗子。
却求举选科目间,仰看有道当汗颜。闻君欲往更愁绝,归心日夜急飞湍。
和金尚书棣华堂诗韵
宋代:吴儆
凤栖梧 游雁荡
元代:张可久
洪浩父,名不祥,福州侯官(今福建福州)人(《淳熙三山志》卷二六)。一作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类说》卷一八)。生活于仁、英、神宗三朝。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五引《上庠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