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僧南归

宋代简长

渐老念乡国,先归独羡君。
吴山全接汉,江树半藏云。
振锡林烟断,添瓶涧月分。
重栖上方定,孤狖雪中闻。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年纪渐长便生故土之思,很羡慕您能够先我而行。
吴山与汉地相隔不远,江边树仿佛藏于烟云之中。
振动锡杖走入荒地,不免以涧水果腹,饥饿难忍。
你又回寺院练习禅定,听那孤独的猿猴雪中长鸣。

注释
乡国:指家乡。
吴山:指南归僧人的家乡。汉:指作者简长所住的寺院。
锡:锡杖,佛教法器,杖高与眉齐,头有锡环。原是僧人乞食时,振环作声,以代叩门,兼防牛犬之用。后为法器,是比丘常持的十八物之一。
瓶:指僧人用来作为食器的钵盂。
上方:佛教的寺院。
狖:黑

鉴赏

  这首诗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方面描写了作者简长与南归僧人的惜别之情,另一方面也想像出僧人归途中的艰辛以及修禅学道所面对的孤独。前四句,作者写离别,情景交融。俗语说:“叶落归根”。上了年纪的人自然都会思恋家乡,都想回到故土,所以当朋友返乡时,作者流露出钦羡的神情,勾起自己心中的故乡之思。两位僧人曾经在一个寺院共同生活过,感情笃深,因此当僧人南归时,作者依依不舍,送行之际,一直目送友人的背影消失,满怀惆怅之情。他还安慰自己:“吴山与汉地虽然相隔两处,只要两人心心相印,就如同近在咫尺一般。”后四句是作者的设想之辞,想像友人在南归途中所经受的艰苦,途中无处化缘,只好以涧水充饥。友人回去并非返俗,而是重新回到寺院,开始修禅生活。末句“孤狖雪中  

简长

释简长,沃州(今河北赵县)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九首。► 1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震宇兄之川过庐山象贤兄招饮联床夜谈翌日偕游九江名胜

清代陈忠平

客从辽海至,卢子坐相招。小酌诗三昧,清谈酒一瓢。

江城差可赏,溽气未全消。此去巴山险,关心到沈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寄白云轩周道正

唐代李兼

自往丹丘去,因循过一年。
孤云无定止,明月又重圆。
书尾间相问,琴声淡悄然。
何时当会面,吟醉海涛边。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薄暮

宋代陈起

寂寥谁作侣,耿耿一寒釭。
薄暮西风急,呼童掩却窗。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卧

元代韩奕

高堂四壁空,白首卧衰翁。
往事浮云散,余生落日同。
早蝉鸣柳树,晚蝶绕幽丛。
惟有青山色,多情在望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弟

明代李如榴

岁厄龙蛇哲士伤,向平何遽岳云翔。情随流水弦中咽,愁锁行云坠里忙。

长夏有霜生枕簟,一春无梦到池塘。白杨衰草连天恨,风雨潇潇送夕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渡江望金山

明代王宠

肃舲溯洪涛,挂石展奇㟧。颇怀济川人,复羡临濠乐。

兹山绝地脉,江海秀磅礴。突起无曼延,中流自瀺灂。

太华巨灵擘,龙门神禹凿。崄峭由代工,位置非天作。

仰干斗牛精,俯枕川薮络。中虚酿灵润,外观表封略。

楼宇尽骞腾,岚翠汾沃若。潮音杂钟梵,人语怒蛟鳄。

阳侯戏其涯,五采忽乘峤。趫捷慕飞猱,凌厉怜孤鹤。

余本水乡士,夙负沧洲诺。一丘可栖迟,万事甘零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隆庆二年朝京师南还与宣平俞宜黄武进陆太学同舟赠绝句一首

明代归有光

褰帏初识龚、黄面,倾盖寻参李、郭舟。去路不知春欲暮,桃花飞尽过扬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廉惠卿属题其配吴芝瑛手书楞严经

清代郑孝胥

多才真坠落,何数堪自度。云何谤汝随,正坐高名故。

谢庭传家学,四海惊咏絮。工书亦茂漪、簪花足天趣。

伤心古怀抱,好事表秋墓。谁知挂弹章,虽解有馀怖。

写经信宏愿,佛力必潜护。因思起浮图,更借湖山助。

世人方造业,自谓殊不误。是非置勿辨,功德积有素。

书成定圆满,巧腕生妙悟。他年比彩鸾,唐韵难独步。

简长

释简长,沃州(今河北赵县)人。九僧之一(《清波杂志》卷一一)。今录诗十九首。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