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酬潘茂洪见寄

宋代张镃

怀人非特为能诗,襟抱如君坦复怡。
三径许时无地觅,一生高处只天知。
江湖老梦疎篷惯,灯火凉秋细字宜。
此兴未尝殊往岁,水辚唯欠咏黄葵。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1245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兰台号

明代庞嵩

采芳游览遍湖山,万翠庭中独种兰。但得有人常入室,坐忘香里意相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陆四兄双清亭登高

明代黄公辅

古刹悬崖石磴蟠,淩空高阁锁霞丹。明山有客云间凤,萸酒论心楚畹兰。

二水澄清秋漾碧,群峰凝紫晚生寒。前林归鸟斜阳里,无限关情漫倚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瑞应白乌诗

明代金幼孜

圣皇端拱致雍熙,远贡祥乌自海涯。素质晶荧疑缀雪,奇姿净洁胜凝脂。

藏辉雅称栖琼岛,映日还宜傍玉墀。幸际升平瞻上瑞,虞廷堪比凤来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琴山十章

明代霍韬

于昭上帝,毓灵下土。衷极储精,太和流布。衷和流布,区宇瀰濩,区宇瀰濩。

山岳上凝,江河下注。衷和氤氲,物各备具。

物具衷和,人得其粹。五性出矣,七情生生。不愆以忒,乃全厥原。

全复厥原,为人之门。厥复如何,远取诸物,近取诸身。

近取如何,我身备有。手足发肤,耳目鼻口。形宫而乖,五性是谬。

形官而理,五性顺受。君子有要,天君中寂,性情弗忒。

性情如何,远取诸物。取之如何,性情是适。定性闲情,率由中宅。

虽曰中宅,亦赖外域。域之孔固,中乃弗忒,是作性则。

取物如何,维我宜之。我宅我里,琴山维之。维此琴山,实我仪之。

煦日流矣,和风披矣。登山歌以谣矣,乐以忘归矣。

于戏,韶石奚为,以慰我思。

我思琴山,千里而遥。昔我植竹,于山之腰。山侧水流,昔我洗瓢。

鱼游水渚,鹤企松标。松风萧萧,竹风翛翛,依稀虞韶。

虞韶千古,寄我琴山。山石凤跂,山花锦囊。天风为弦,得趣忘弹。

爰我良朋,于山之间。尊酒颐颜,性怡情闲,和乐且耽。

耽乐君子,既和乃心,乃和乃身。身心和矣,暨厥家人。

家人和矣,暨阙万民。万民和矣,奏泰和音。泰和奏矣,谁瑟谁琴。

谁琴谁瑟,高山流水。知音伊谁,韶石之子。匪伊子之知,天风洗耳。

岂曰洗耳,亦洗心髓。心灵耳通,泰和之音是俟,泰和之音是俟。

泰和远矣,得见其像。像托伊何,琴山之上。琴山之水,琴山之云。

望望水云,悠悠我心。旧盟猿鹤,投我好音。岂曰耽乐,猿鹤遗之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朝鲜王京送沈主事内渡

清代周家禄

朝鲜旧号高句丽,汉唐文物今为夷。平壤春山空寂寂,汉城秋草何离离。

离离秋草埋宫阙,住尚凄凉况堪别。闽江尽处是家乡,举眼千山万山雪。

昔年文肃初开府,绀幰绿軿秋按部。部民喜迓杜征南,天子遥咨仲山甫。

大星夜坠三江水,身后萧条竟如此。松柏南台何处坟,葛帔西华谁氏子?

扬子江头初识君,天寒落叶正纷纷。同舟万里沧溟水,骑马三韩日暮云。

西风冻滑水原道,失笑相扶玉山倒。围炉屡话十年游,翻箧仍钞百篇稿。

感君意气剧纵衡,心知不言仍有情。谈深岂恨赏音寡,论创惟忧座客惊。

与君身世还相似,道义订交从此始。他乡念旧幸有人,仕不为贫好知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稚山运使作斋名藏晖且觅诗久不能成今兹以大农召行有日因成鄙句并以送行

宋代李光

美玉当韫椟,明珠产深渊。达士贵混俗,大隐常居廛。

皓皓终易污,峣峣难自全。和光同其尘,老聃有成言。

徐侯如水鉴,胸中定媸妍。疾恶若仇雠,论事敢直前。

朅来大江西,独揽刺举权。奸赃尽屏迹,豺狼敢垂涎。

顾欲藏其晖,名室以自镌。老火正淫恣,旱气方接连。

怅别南浦亭,去去朝日边。中原正涂炭,生民思息肩。

公归明光奏,输忠倾肺肝。功成不自居,名与日月悬。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忆秦娥(邯郸道上望丛台有感)

宋代曾觌

风萧瑟。邯郸古道伤行客。伤行客。繁华一瞬,不堪思忆。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尊玉管空尘迹。空尘迹。连天草树,暮云凝碧。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双溪呈帅座颖叔

宋代郭祥正

双溪流过碧湾湾,两带青罗绕玉环。入海未甘随咸卤,助公吟笔泻潺湲。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