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938篇诗文
寒云崩腾不成雪,北风吹窗灯半灭。病来废饮卧无眠,一夜吟诗声不绝。
南城三俊生契阔,想对寒炉掉吟舌。留行一日谁有情,慰我与君千里别。
道长尘土疲马愁,岁晚风霜敝裘裂。人生何用读书史,文字未补囊中阙。
驱驰所幸一饱耳,士而谋食愧前哲。何能天独啬吾曹,自应所学为之孽。
虽然此事予不悔,昔学固知今日拙。欲持琬琰易羊皮,玩之已久安能辍。
万端毕竟有天命,计较何须论琐屑。劳歌无和坐达明,晓鼓鼕鼕堕残月。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