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938篇诗文
巍巍泰华山,磐礴奠西方。金精孕灵异,形状非寻常。
孤高拔地五千仞,三峰秀出北斗傍。乾坤开辟几万载,但见山色恒苍苍。
云梯石磴之险不可以径上,仰见铁縆络石生寒光。
游人扳缘若猿狖,下瞰绝壑魂飞扬。崄巇历尽至平坦,琳宫贝阙何辉煌。
金芝瑶草纷莫数,琼林珠树森成行。水帘千尺捲晴雪,丹灶白日凝玄霜。
仙风吹下玉井莲,花瓣岂止十丈长。世人见之不敢拾,但觉满地生天香。
吁嗟乎,泰华之胜有如此,况遇异人过后名逾彰。
昔闻十六仙,餐霞当糇粮。一朝功成游碧落,祥鸾瑞鸐同翱翔。
复闻希夷公,高卧白石床。紫泥丹诏徵不起,幽梦直要追羲黄。
至今遗迹宛然在,岁月已远亭台荒。我从关东来,见山喜欲狂。
淩晨登绝顶,举目天茫茫。诸山平地若培嵝,齐州九点犹豪芒。
蓬莱云气恒在目,王京千里遥相望。欲招瀛州仙,同此乐徜徉。
雕盘擘麟脯,玉斝分琼浆。双吹紫鸾笙,乘风游帝傍。
愿将万寿献天子,永令四海歌时康。
忆昔秋风吹绿草,高谈落日长安道。司马浑忘席屡前,山人不惜心倾倒。
说诗谓似匡鼎来,论文颇爱桓谭好。高牙霜戟罗紫缠,神谟庙算清南天,长江碧海无烽烟。
飞扬叱咤公侯前,纷纭车马如流川。忽念黄香卧穷巷,停驺驻盖相盘旋。
频挥玉麈情不足,每读金声才愈怜。我歌白日閒草玄,公亦还山请暮年。
龙颜眷擢司衡铨,徵书侯骑何联翩。白云那可系行色,黄鹤安能招锦鞯。
三台之上宝镜悬,千官不得逃媸妍。遥闻桃李绝蹊径,操比冰壶风凛然。
山涛密启九流悦,左雄一疏群芳传。攀思叹息云霄隔,空抱高山流水弦。
君不见南阳昔有卧龙客,莫道丘林无大贤。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