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 938篇诗文
荆之溪兮澹以幽,惠之山兮云侔。思君子兮不见,莽草树兮脩脩。
面句吴兮东而坐,背朱方兮北卧。齐楚岂不强而大兮吾王以妥。
贤于国其无裨兮,不曰季子存而吴贺。彼懵者之躗言兮,谓兆亡于让王。
弗丕承于考心兮,用永五湖之与三江。祀太伯其忽诸兮,顾袭誉于子臧。
曾不知民无让而不立兮,自古皆有亡。诹屺岵与锄箕兮,畴莫知其重轻。
若千乘暨箪豆兮,絜丰约而则明。迨躬逢而利怵兮,亦几何而靡争。
谓吾札之不懿兮,札亦恬受而茹声。思复思兮君子,乾坤毁而日月息兮,则君子之亦死。
宋庠(xiáng)(996年—1066年),初名郊,字伯庠,入仕后改名庠,更字公序。北宋文学家,工部尚书宋祁之兄。祖籍安州安陆,后迁居开封府雍丘县双塔乡。 天圣二年(1024年),宋庠状元及第,成为“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均第一)之人。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以司空、郑国公致仕。治平三年(1066年),宋庠去世,年七十一。追赠太尉兼侍中,谥号“元献”(一作元宪),英宗亲题其碑首为“忠规德范之碑”。宋庠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多秾丽之作,著有《宋元宪集》、《国语补音》等。